新京報訊12月6日,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華興資本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對預制菜賽道分析指出,到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左右。
該報告稱,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業開始涌現,但由于條件不成熟,行業整體發展較為緩慢直到2014年,預制菜行業在B端步入放量期到了2020年,C端的預制食品也開始迎來消費加速期預制菜市場高速發展,在服務了消費者的同時很好地為商家降本增效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100億元,到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左右,銷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總體看目前還主要是一個To B的生意相較海外發達市場而言,我國預制菜行業整體還較為落后,仍然存在銷售區域小,地域特征明顯,參與者眾多,行業集中度低,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等特點
報告顯示,中國預制菜市場主要包括4類:冷凍生制,冷凍熟制,冷藏生制和冷藏熟制頭部連鎖餐飲企業中預制菜使用比例已經較高真功夫,吉野家,西貝,小南國等連鎖餐飲企業預制菜占比高達80%以上預制菜市場增長驅動力主要包括餐飲連鎖化率和外賣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國內連鎖餐飲收入占餐飲市場比例逐年增加,而連鎖餐飲出于統一出品品質,保證出餐速度,改善成本結構等目的,增加了對預制菜品的需求另一邊國內外賣滲透率在不斷提升,同樣出于提高出餐速度,降低成本等因素,對預制菜的需求不斷增加
報告認為,預制菜可以有效改善餐飲企業成本結構餐飲使用預制菜,原料采購成本會增加,但降低了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其中,人工成本從20%以上降到10%左右,能源成本則可以降低一倍
鼓勵企業增加在華投資的其他原因包括中國的“專業人才儲備”和“低成本,高效率供應鏈的可用性”(24%)。醫療衛生(33%),農業和食品(34%)以及銀行,金融和保險(29%)等行業的企業在談及增加投資的初衷時也提到了“投資或收購創新公司”。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