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金絲皇菊采摘期,在湖南永州道縣橫嶺瑤族鄉菖路村菊花種植基地,村民們忙著采摘菊花,裝車。
為改變村內落后狀況,2018年,村支兩委與駐村干部決定利用村內土地條件,并結合菖路村高海拔的特點,試種高山蔬菜,嘗試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之路。得益于各方努力,近年來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農村物流潛力得到極大釋放。
 我們開始試種辣椒和香芋南瓜,在試種過程中,老百姓的參與并不理想,效益也非常不理想最后,村支兩委到外面學習種植金絲皇菊,經過試種,金絲皇菊確實很適合在這海拔1100米的高山進行種植道縣橫嶺瑤族鄉菖路村村支書楊曉平介紹,最近幾年來,道縣橫嶺瑤族鄉菖路村因地制宜,引進高山金絲皇菊種植,大力發展村級特色產業,以產業助推鄉村振興,以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楊曉平說,金絲皇菊從種植到采收只需5個月左右時間,每畝地種植成本1000元,頭茬菊花經過采摘,分揀,烘干等程序,出售給收購商,即可實現收益,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產量高等特點,是十分適合在菖路村發展的產業。今年上半年,農村地區快遞量已超過200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但總體來看,我國快遞物流體系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和矛盾較為突出,尤其是“最后一公里”基礎薄弱,農村終端服務能力不足。。
2019年,村里試種了5畝金絲皇菊,就為村集體增加了6萬元的純收入,效益十分可觀同時,菊花的管護,采收和分揀所需勞動力,也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按照今年金絲皇菊的產量來講,我們今年可以收到2批,收益預計每畝達到10000塊錢左右楊曉平表示
今年67歲的李文光老人是菖路村人,早上送孫子到學校后,來到菊花基地工作,一天收入八十多元。
我們這里是山區,全部是梯田,不種菊花,這里路都上不來,現在這個土地流轉給村里,我們可以分紅,又有租金,老人家在家里可以做事,我們心滿意足李文光說
目前,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延伸了菊花深加工產業鏈,帶動了村內30余戶群眾就業,村民還可以獲得集體產業的分紅和土地流轉的租金,現在菖路村村民依靠金絲皇菊產業平均每年可增收1000元左右。
今年,菖路村的金絲皇菊種植面積20余畝,預計濕花畝產量可達800余斤,實現產值30余萬元。
菖路村因地制宜,發展高山金絲皇菊,增加了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接下來,我們將充分發揮高山區域優勢,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高山產業發展新模式,把金絲皇菊做大做強,全面加快鄉村振興建設道縣橫嶺瑤族鄉黨委書記曾小玉表示
引領鄉村振興,道縣的法寶之一是發展產業項目多年前,道縣審章塘瑤族鄉主要以傳統水稻種植為主,產業單一,規模較小,效益低下,經濟發展緩慢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項目振興該鄉以產業項目為抓手,依托市場和資源優勢,不斷調優產業結構,擴大發展規模,提升經濟效益,逐漸發展起了以油茶,風力發電,旅游,烤煙,優質稻,特色養殖等為主導核心的產業項目群,為促進全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活力
2017年,總投資9.6億元的審章塘瑤族鄉風電場項目開工建設,共安裝48臺單機容量為20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每年可發電1.9億度,創稅1600萬元該項目不僅改善了交通條件,創造了審章塘速度,也為全鄉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全鄉產業項目發展的領頭羊
如今的瑤鄉,產業興了,環境美了,百姓富了,生活也更美了2020年底,審章塘瑤族鄉實現財政總收入1006.23萬元,是建鄉之初的29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