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沿海經濟帶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和葫蘆島6市,陸域面積5.6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38%,2020年,常住人口1849.6萬人,占全省43%,海岸線長2920公里,海域面積6.8萬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稟賦優良,是東北出海通道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是支撐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區域
遼寧省發改委副主任王卓明介紹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2009年,國務院批復實施《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經過十多年發展,遼寧沿海經濟帶在產業轉型升級,體制創新,開放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積極成效,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020年,沿海6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萬億元,占全省比重為48.9%,實現進出口總額705.3億美元,占全省比重為74.7%,沿海6個港口實現貨物吞吐量8.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311萬標箱,分別占全國5.6%,5.0%。
為加快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和推動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大力指導下,緊密結合遼寧實際,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編制形成《規劃》。
《規劃》注重體現新發展理念,遼寧發展戰略要求,沿海特色,區域協同發展4個方面特點《規劃》共11章,36節,規劃期為2021—2030年
《規劃》明確了遼寧沿海經濟帶是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優化的先導區,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是引領東北開放合作的新高地,是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是東北亞海洋經濟發展合作區5大發展定位。
《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遼寧沿海經濟帶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海洋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初步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超過6%,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速超過7%,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8.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保持穩定不低于90%
到2030年,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取得重要成果,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重大進展,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區域協調發展的空間布局基本構建,生態環境實現根本好轉,重點面向東北亞的高水平開放新前沿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規劃》還提出了遼寧沿海經濟帶加快形成一核引領,兩翼協同,多點支撐的高質量發展總體布局,明確了聚焦實體經濟,聚焦科技支撐,全面深化改革,區域統籌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全面更高水平開放,人民滿意度7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在保障措施上,遼寧省發改委總工程師母久深說,《規劃》明確提出,在財政,金融,投資,用地用海和產業發展等5個方面給予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政策支持其中,通過東北振興專項轉移支付等渠道,加大中央財政扶持力度經積極爭取,2021年,中央財政5億元轉移支付資金已經到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