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五,鴻海精密發布第三財季報告,各項財務數據均超出市場預期,展現這家消費電子代工龍頭的業務景氣程度。
根據公司披露,今年7至9月總共實現營業收入1.4萬億新臺幣,同比上升9%,歸屬股東凈利潤369億新臺幣,同比上升20%,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和凈利潤率也同步出現三率三升鴻海CFO黃德才在法人說明會上表示,三季度營收創歷史同期新高,主要受到智慧型手機強勁需求帶動
董事長劉揚偉也表示,三季度各項財務數據均優于公司內部的預期,前九個月的營收4.1萬億新臺幣同樣創出歷史新高,盈利能力方面同樣呈現三率三升。
在四季度展望方面,劉揚偉稱由于公司的主要產品在第四季度進入出貨旺季,所以預期將會較第三季出現強勁成長但考慮到去年新產品因疫情延后發布,疊加眼下缺料影響,公司預期四季度財報將同比略微衰退
至于2022財年展望,鴻海表示在疫情反復影響下,零組件供應緊張的狀況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疊加2021年業績超預期增長推高基數,所以公司對明年展望會相對謹慎。
劉揚偉也提及在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可能會增加休閑娛樂的支持,從而對電子產品的需求產生影響,需要進一步密切觀察,不過公司看好云端產品延續強勁的增長,主要來自于CSP業務。。
在回應分析師提問時,劉揚偉也進一步闡述了缺料問題鴻海董事長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成熟制程的半導體芯片一直比較緊張,尤其是能源和能源管理有關的芯片到了三季度也看到一些光學零組件吃緊的狀況,影響到了10月產出,但情況已經在10月底大幅改善
明年上半年電動車開始銷售
作為公司強推的未來發展方向,鴻海也在財報中單獨披露了電動車的進展公司披露,明年上半年市場就能看到鴻海電動巴士開始銷售,同時也將與gogoro合作在中國大陸建造電池模組和換電站
下半年規劃方面,公司已經與洛茲敦簽訂了資產收購以及合作協議,如果順利的話明年下半年就能開始在美國生產電動車,較此前預期提前一年。
劉揚偉也披露,鴻海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的合作將于年底前正式設立投資公司,明年下半年開始建廠,2023年計劃生產5萬臺電動車,同時鴻海也在布局中東地區,預計到明年下半年能看到項目展開此外鴻海與吉利汽車共同在大陸設立的公司也將于今年年底正式開始運營
非常有趣的是,劉揚偉在法說會上也被問及怎么看立訊,藍思等蘋果鏈公司今年的利潤下滑鴻海董事長直言,要成為鴻海并沒有那么容易,面對競爭對手公司不敢怠慢鴻海的營運模式就是在管人,錢,物流,技術,累積了將近四,五十年這種細致管理的經驗,其實就是這個產業進入的最大門檻
如果你們仔細來看鴻海的財報,可以發現年初至今公司營收和利潤率都在不斷提升,這就是對競爭最好的回應。今天下午,北京消防通報了一起電動自行車房鋰電池充電起火事件,并披露了:《電動自行車安全使用指南》。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