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三季度新增發行銀行理財產品11969只,產品發行量較上月減少1158只。銀行理財產品下跌的同時,理財子產品發行量逆勢上漲。三季度,該行理財子公司共發行理財產品2691只,較上季度增加569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潘鶴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政策層面推動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設立,一方面是為了讓理財子公司專攻理財業務,提高理財產品的專業性,另一方面是為了實現風險隔離,在銀行和理財子公司之間建立隔離網絡,避免理財風險傳導到銀行。因此,理財子公司是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的主力軍和發展方向。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下降,是因為銀行將理財產品轉讓給理財子公司發行,理財產品存量轉移,導致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數量增加,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數量減少。
產品類型方面,新發行產品仍以固定收益產品為主,封閉式凈值產品平均業績基準為4.17%,與上月持平。混合產品的流通相對較少。三季度共發布新產品833款,封閉式凈值型產品平均業績基準為4.78%,環比上升0.01個百分點。三季度新發行權益類產品78只,平均業績基準為5.23%。
具體來看,三季度新發行封閉式凈值理財基金8206只。從銀行類型來看,城商行發行數量最多,共有4322只封閉式凈值理財基金。營收方面,三季度新發行封閉式凈值型產品基準平均整體表現為4.2%,環比上升0.01個百分點。各類銀行中,股份制銀行平均業績基準最高,達到4.55%。產品類型方面,權益類產品基準表現略高,為5.23%,較上月上升0.20個百分點。
三季度,該行理財產品“數量下降”,理財子公司產品發行量連續幾個季度穩步增長,最近三個季度平均業績基準穩步波動。三季度,該行理財子公司共發行理財產品2691只,較上月增加569只。003010記者注意到,在投訴量排名前十的人身保險公司中,中國太平旗下子公司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人壽”)是銷售投訴和理賠糾紛增長最快的保險公司,增速分別為588%和1003%。新發行開放式產品平均業績基準為4.12%,較上月上升0.04個百分點,新發行封閉式產品平均業績基準為4.38%,較上月上升0.02個百分點。
三季度,該行理財子公司共發售理財產品3752款,較上季度增加942款。在售開放式產品平均業績基準為3.91%,環比下降0.03個百分點。
潘鶴林告訴記者,理財產品平均業績基準波動平穩,說明理財子公司在理財產品的運營、分配、設計等方面更加專業,理財產品的外部環境,主要是宏觀利率水平非常穩定,所以理財產品平均業績基準也符合宏觀利率水平。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以固定收益產品為主,因此與宏觀利率水平仍存在相關性。
溥儀標準研究院研究員陳雪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理財子公司產品流通量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獲準開業的公司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是資管新規過渡期臨近結束日,銀行加快理財產品向理財子公司轉移,理財子公司逐漸承擔起理財業務的重任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