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廣東省區域發展藍皮書研究會26日發布的《2021年中國廣州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顯示,去年廣州住宅市場土地市場大幅上漲,二級房地產市場明顯復蘇,現房均價上漲。同時,廣州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持續存在,內部分化明顯。藍皮書顯示,2020年,廣州住房市場上半年疲軟,下半年快速恢復。隨著近遠郊人才購房政策的放松、土地市場的熱傳、有利的產業和規劃、新房供應再創新高、東莞、深圳溢出的客戶增多,廣州房市開始向上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宅基地供需規模創歷史新高,供應198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8%。成交85宗,面積153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3%,金額2045億元,同比增長50%。。一、二季度受疫情影響,二級房地產市場偏弱,但下半年市場明顯回暖,增速在全國重點城市中位居中游。我認為“紅線”管理是必須的,過去高負債高杠桿的方式肯定走不下去。
此外,根據對廣州市129個小區約4100個既有住宅小區的監測,2020年12月廣州市既有住宅小區均價為32656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32%,同比上漲1.52%。
其中,越秀區均價最高,監測均價為48551元/平方米,其次是天河區,監測均價為48506元/平方米。番禺區均價在周邊五區中最高,監測均價為23523元/平方米,從化區均價在周邊五區(番禺區、南沙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中最低,監測均價分別為15445元/平方米。
藍皮書顯示,廣州房地產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內部分化明顯,住房需求受阻但稀疏。他說。在土地供應方面,雖然去年廣州的住宅和商業用地大幅增加,但與一線城市人口涌入的剛性需求相比,土地供應的增長比例仍然不足。而且從區域來看,土地供應增長主要在廣州郊區,如花都、從化、增城等區。但2020年海外人才大量回流,當地人口買房意愿主要集中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區。供需矛盾還是很大的。
同時,由于廣州內部不同區域在經濟發展水平、規劃實施、供需關系、政策等方面的差異,區域分化日益突出。從庫存去庫存周期來看,各區的區域分化依然很嚴重。天河、越秀、荔灣、海珠中心區供不應求,但外圍區域存量和去污周期相對較大。二手市場成交量為406萬平方米,占成交量的77%,其中天河區、海珠區二手成交量均超過百萬平方米。
藍皮書認為,近年來廣州房價過快上漲的最根本原因是供需矛盾突出,供需缺口持續加大。其次,投資渠道有限。“本次論壇整體氛圍比較壓抑,主要是因為房地產融資的“三條紅線”。特別是2020年疫情期間,工業生產受限,投資渠道非常有限。在這種背景下,許多市民的投資轉向了房地產市場。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