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20日在成都高新區開幕,近30位院士共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
本屆大會以“科技自立自強,促進人民健康”為主題,參會院士專家為歷屆之最,吸引了近30位院士、300余位權威專家、1000余名專家學者來蓉,還吸引了近20家世界500強跨國藥企、50余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
開幕式上,四位院士從不同角度進行主題報告分享,與參會嘉賓共同探討生物技術領域的最新前沿,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帶來《大科學計劃與中國使命》主題報告,以蛋白質組學的實踐為例,展示了大科學計劃是集合工程方式與計劃手段、匯聚科技資源力量、求解重大科學命題的最新研究范式,是科學研究由傳統“手工小作坊”向現代大規模“工場”演進的一次革命。
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帶來《腦科學與類腦人工智能》主題報告,分享了腦科學基本原理在類腦人工智能開發中的創新應用,對類腦人工智能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廣基帶來《基于藥代-藥效研究的細胞治療產品的成藥性探索》主題報告,分享了細胞治療產品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研究理論與成果,提出了當前成藥性研究中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為進一步加快細胞治療產業規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帶來《新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思考》主題報告,從機理到臨床應用各方面闡釋了中醫藥的理念,分享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高科技生物技術產業未來一定會成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我們在發達國家已經看到了這個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技術解決的健康、人口、農業、資源等問題,是全世界各個國家都面臨的問題,解決好了一定能支撐產業發展。“當我們的溫飽問題解決后,健康就成為老百姓的第一需求,所以生物技術在我國大有可為。”
開幕式上,《2021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正式發布,現場公布2020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排行榜分為單項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榜單,其中在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區與蘇州工業園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列第一方陣。
本屆大會持續三天,設置1場開幕式、17場分會和3場閉門會,圍繞政策、技術和產業、基地平臺和人才、資本、科技成果轉化等5大主要版塊,通過學術報告、專題研討、重磅發布、成果展示等活動,深入開展交流研討,全面展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生物技術發展成就,共同謀劃“十四五”生物技術發展路徑,探索生物醫藥創新發展新格局。【TechWeb】9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首富亞馬遜創始人杰夫middot;貝索斯新投資了一家致力于探索逆轉衰老過程的新公司。
本屆大會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成都高新區承辦。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