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墨烯大神曹原開始收獲除了送論文之外的獎項。
他剛剛獲得了——麥克米蘭獎,這是2021年凝聚態物理領域青年物理學家的最高獎項。
這個獎項是為了表彰他在扭曲雙層石墨烯中對超導和相關量子現象的開創性發現和探索。
曹原25歲自2018年發現扭曲雙層石墨烯的超導特性以來,他在相關領域發表了8篇《自然》和1篇《科學》
其中,僅今年就密集發表了5篇文章,有人戲稱為石墨烯驅動。
2010年,14歲的曹原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初三班,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第一名,該班每年只招收30名左右的學生。
他于2014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并于2020年獲得博士學位他仍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
從今年發表的幾篇論文可以看出,曹原的研究領域已經從雙層石墨烯擴展到三層石墨烯。
麥克米蘭獎有多厲害。
麥克米蘭獎自1986年開始評選,由伊利諾伊大學物理系頒發每年只授予凝聚態物理領域的一兩位優秀學者
還要求獲獎者必須是5年內獲得博士學位的青年學者例如,2021年的候選人必須在2016年1月之后獲得博士學位
曹原于2020年9月獲得博士學位他今年剛好有資格入選,馬上就獲獎了
看來并不是他終于有資格獲獎,而是這個獎終于要頒給他了。
為什么麥克米蘭獎特別要求授予青年學者。
這是為了紀念英年早逝的凝聚態物理學家威廉l麥克米蘭
麥克米蘭出生于1936年,1984年因車禍去世,享年49歲當時他正處于科研生產力的巔峰,去世前一年內發表或正在發表的論文就有十幾篇
他因在凝聚態物理的許多領域做出開創性的獨特貢獻而聞名。
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液氦,超導,液晶,層狀化合物,自旋玻璃等而且他已經在許多領域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麥克米蘭去世兩年后,他在伊利諾伊大學的同事以他的名義設立了這個獎項,以表彰像他這樣的年輕物理學家。
除了曹原,歷史上還有許多中國凝聚態物理學家獲得過這個獎項:
2019年獲獎者吳亮畢業于南京大學,現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
2017年獲獎者劉璐橋,畢業于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現在他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副教授,今年獲得了斯隆獎
2010年的獲獎者傅亮也是來自中國科技大學大三班,現為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
2006年的王,現任清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
1993年的獲獎者蔣,現在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
下一個,巴克利獎。
如果不局限于年輕人,凝聚態物理的最高獎項是奧利弗e巴克利凝聚態獎。
巴克利獎的評選標準強調,獲獎者必須是在凝聚態物理領域做出最重要貢獻的人,通常每年只有一人獲獎。
曹原的導師巴勃羅賈里洛—赫雷羅獲得了2020年的巴克利獎獲獎的原因是他和曹原共同研究了雙層扭曲石墨烯中的超導性
曹原和他的導師
也許曹原離巴克利獎不遠了。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