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的深度閱讀,洞悉全球經濟新格局#  在梵蒂岡的一家圖書館里,基思·巴倫(Keith Barron)正彎腰翻閱一本紅色皮革封面的書籍。這本17世紀的書中有這么一段文字:“該國是西印度群島黃金礦藏最富有的地方。當地土著是食人族,非常好戰,摧毀了洛格羅尼奧德洛斯騎士城,屠殺了西班牙人,焚毀了教堂。” 巴倫是地質學家、業余歷史學家和專業“黃金獵手”,此時他正在執行一項工作任務。厄瓜多爾的兩個“失落的黃金城市”只存在于傳說和古老文獻的只言片語中,比如前面提到的這本書當中。該書的作者是一位西班牙牧師,他在西班牙殖民地被徹底摧毀半個世紀后游歷過該地區。在派出30多個遠征軍團試圖重建后,西班牙最終放棄了這些殖民地。數年來,巴倫和一組研究人員一直在遍尋史料,他們的觸角伸及梵蒂岡圖書館、西班牙塞維利亞的西印度群島綜合檔案館,以及分散在拉美各地的小教堂和其他文件資料庫。在殖民地時代的編年史和地圖的幫助下,他們將搜索范圍縮小到厄瓜多爾首都基多以南370公里處的庫圖庫山脈。 在這片郁郁蔥蔥的山地叢林中,16世紀時帝國的兩個最驚人的礦業城鎮的廢墟埋葬在地下某處。這兩個城鎮就是洛格羅尼奧和塞維利亞德爾奧羅。根據當時的文獻記載,這里的勞工們使用原始的方法采金,每年能提煉出大約4100金衡盎司的黃金,一金衡盎司的這種貴金屬在如今要值1262美元(約合8036.04元人民幣)。巴倫認為,老式的勘查技巧加上現代化的空中勘察,能讓他找到隧道、巖石堆、滑膛槍子彈、馬蹄鐵,甚至是當城市遭到土著部落襲擊時敲響的鐘。他說:“如果我們找到了城市,我們就能找到黃金。” 失落黃金城 就這些了,如果你愿意相信巴倫的故事的話。事實上,的確有人相信他這一套。這位加拿大地質學家已經從一些礦業巨頭那里籌資500多萬美元,其中包括世界第三大黃金生產商加拿大黃金公司(Goldcorp Inc.)的創始人羅布·麥庫恩(Rob McEwen)。他們通過巴倫的上市公司多倫多Aurania Resources Ltd.公司來支持他的搜尋,他們的熱情源于巴倫以前確實曾成功找到一個厄瓜多爾大型金礦。 直到最近,許多業內人士仍認為厄瓜多爾是金礦領域的一潭死水。巴倫對此有不同意見,這源于1998年他和歷史教授兼地圖收藏家奧克塔維奧·拉托雷(Octavio Latorre)建立的友誼,當時巴倫在基多學習西班牙語。那是巴倫第一次聽說一幅16世紀地圖的存在,那幅地圖叫做“秘魯的黃金地區”(Gold Regions of Peru)…… …… …… …… …… 商業周刊中文版知識商店是《商業周刊/中文版》新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產品系列。《商周深度閱讀365》將為讀者每天更新一篇由編輯 精選的商業類深度閱讀文章,可單篇購買或訂閱全年,#十分鐘的深度報道,幫您觀察世界經濟新格局#。大量新產品也將陸續登陸商店,請大家持續關注。 點擊這里,或在本公眾號底部找到gt;gt;全視角gt;gt;商周知識商店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