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探索推行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
如果農民的土地不被廢棄,他們會得到更多的利益。
核心閱讀
圍繞誰來種地,怎么種,安徽淮南探索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既解決了土地拋荒問題,又增加了農民收入,保障了糧食安全同時,當地政府通過農場管家為農業生產提供一站式服務,并以農業保險等金融服務提供資金和風險保障,進一步促進各方共贏
天氣還沒太熱,安徽淮南市謝家集區楊公居委會農民徐世虎就來地里挖地了兒子開著拖拉機在前面旋耕,61歲的老徐在后面照看秸稈老徐告訴記者,他的兒子在外打工,這幾天回來幫忙他家幾畝地,分了五塊地,用盡了
人力不足,地塊小,小戶種植成本高,大型農機無法使用針對老徐父子這樣的農民遇到的問題,最近幾年來,淮南市著力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的問題,探索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實現農民增收,糧食增產,企業增利
土地委托,讓農民收入無后顧之憂。
周末,梁一家從合肥開車來到鎮前洼村她家共有10畝地,去年以每畝650元的價格委托給村委會,5年日前,麥子還沒種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軍就早早把6500元的房租交給了她現在真的很省心,無憂無慮的被拋棄,還有一筆收入梁對說道
梁告訴記者,因為住在外地不方便打理農活,家里的土地去年就撂荒了對此,王軍坦言,像前洼村梁家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去年前洼整村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改革該村400多名村民與村委會簽訂了土地托管合同,以每畝650元的價格委托給村委會村委會以每畝700元的價格委托給清源家庭農場等種糧大戶,其中50元的差價以管理費的形式作為村集體收入"除了租金收入,村民還可以為種糧大戶打工."王軍說,今年村里集體收入達到20多萬元這筆錢除了向村民發放紅外線外,還將用于建造干燥和儲存設施
土地委托給村集體,然后村集體再委托給種糧大戶以后自己的土地還會回來嗎當初,梁對也有過類似的擔憂為此,淮南市開發了土地延伸包電子證照系統通過無人機測繪,每家每戶的土地都被準確標注在地圖上,農民一目了然另外,集體托管后,小田變成了大田,既方便了機械化耕作,又讓土地多了起來據統計,托管后,每個村平均有幾十畝地
聚集資源為生產提供一站式服務
在外打工十幾年后,壽縣農民李決定回鄉務農雖然從小生活在農村,但李僅有的一點農耕知識早已不足他坦言,多虧了農場管家,有什么問題隨時可以找他幫忙,這讓他成了一個門外漢,也是短時間內種田的好方法全程植保服務,今年小麥畝產至少增產200斤李高興地告訴記者
李的農場管家負責淮南農業生產托管的重要環節,即后續的要素和服務走進安徽農場管家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記者看到辦公區聚集了農資公司,銀行,保險,技術支持等多個部門,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一站式服務
去年,清遠家庭農場遇到資金瓶頸,向農場管家求助經過溝通,項杰很快與當地一家入駐農場管家的銀行對接在了解和評估了農場的情況后,銀行給予了200萬元的信貸以支付土地的租金,使農場得以順利經營
據不完全統計,淮南的稻麥有600多種品種多,品質不一也給害蟲防治帶來挑戰淮南市農業與農村局副局長吳鎮宇說現在農場管家集中采購種子,全市糧食品種逐漸統一,質量不斷提高
目前,農場管家已從事10萬畝地的糧食銷售任務,每斤收購價1.5元,比市場價高出0.2元左右在農場管家的運作下,以淮畔良品為注冊商標的特色農產品已經投放市場最近在公司的幾個直播間里,帶貨的直播主播都在忙碌
保險撐腰,為降低農業風險增添動力。
去年的稻季是李回鄉后種的第一季當時因為洪水,他在壽縣租的180多畝水稻被淹,損失不小保險公司核實損失后,向他支付了12.8萬元的理賠款,這讓他收回了耕種受災土地的費用
過去,小農戶與大戶直接聯系一旦大戶遭遇自然災害,資金鏈斷裂,很容易跑路,造成土地拋荒對此,安豐古北村黨支部書記王蛟玉深有感觸2014年,村里流轉了8000多畝土地但由于農業靠天吃飯,抗災能力弱,四個種植大戶有三個跑了最后村集體替農民交了房租
大戶出走以及由此產生的土地拋荒的根本原因在于農業生產的高風險為此,淮南市推動多家保險公司量身定制新型農業保險產品,綜合保障收益和生產成本,每畝地保額2000元承保種植大戶結合農業生產托管‘保障收益+分紅’的特點,在國家政策性保險的基礎上提供商業補充保險國家農業保險公司淮南中心支公司負責人沈介紹,去年該公司為農業生產托管改革試點提供風險保障4000萬元
現在有了底層收入,不僅降低了農民養殖的風險,還可以作為他們獲得信貸的基礎,增加融資的信用淮南市委書記任澤鋒表示,當地金融服務的不斷推進,有力支持了農業生產托管改革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