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去年全年營收小幅增長,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滑13.54%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元轉增4股
根據消息顯示,這是桃李面包自上市以來歸母凈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引發投資者關注業內認為,桃李面包業績總體上北強南弱,其中央工廠+批發的模式,過于依賴商超系統,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或降低顧客的接觸率
上市以來凈利潤首次負增長,南下水土不服
根據桃李面包最新發布的2021年報,去年全年實現營收63.35億元,同比增長6.24%,歸母凈利潤7.63億元,同比下滑13.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下滑14.40%,基本每股收益0.8026元/股,同比下降15.61%。
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的沈陽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公司擁有37家子孫公司,在全國市場建立起26萬多個零售終端2015年,桃李面包登陸A股市場,有面包第一股之稱記者梳理桃李面包上市以來的年報數據發現,2015—2020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從3.47億元穩步增長至8.83億元,除2019年同比增長6.42%外,其余年份一直保持同比兩位數的增長2021年是桃李面包自上市以來,歸母凈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
2021年年報顯示,東北地區以近29億元的營收位列第一,華中,西南,西北,華南地區營收都分別不超過10億元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中國的烘焙市場以華南等地的發展最早最快桃李面包作為一家東北企業打入南方市場,出現水土不服
毛利率下滑明顯拖累凈利潤,短保,現烤面包崛起市場競爭激烈
有機構分析認為,桃李面包2021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營收低速增長,原因是疫情導致交通樞紐,學校消費等場景需求的下降,而凈利潤兩位數下滑的背后,則是由于毛利率下滑拖累所致。
來自桃李面包年報數據顯示,國內面包市場規模從2004年的87.5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38.2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94%,我國面包行業已進入高速發展的成長期。“一旦停電,我們啟動的生產線就會減少,但是每次停電的時間和功率都不一樣,所以每天的減產不是固定的。”王芳告訴紅星資本局。。
記者注意到,當前面包行業產品競爭激烈且同質化現象嚴重,短保,現烤等創新品類的面包也更受消費者青睞由于桃李面包是‘中央工廠+批發’的模式,過于依賴商超系統朱丹蓬補充道,伴隨著消費端升級后,中長保質期類的面包實際將逐步落入中低端市場,因此會影響到其未來的盈利及可持續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