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龍頭藥明康德2月15日盤后發布業績快報,公司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38.5%,創2015年以來最高增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72.19%,為近三年來最高增速。
受此影響,藥明康德2月16日股價全面飄紅截至收盤,公司A股上漲4.16%,報97.73元/股,H股上漲2.85%,報104.6港元/股
凈利潤同比增長72.19%
業績快報顯示,藥明康德2021年實現營收229.02億元,同比增長3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97億元,同比增長72.19%,實現扣非凈利潤40.64億元,同比增長70.38%。
 上述業績略高于機構預測值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16日,6個月以內共有26家機構對藥明康德的2021年度業績作出預測,根據機構預測結果,預計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48.62億元,同比增長64.23%
不僅如此,與過往業績對比,藥明康德2021年營收增速也創下自2015年以來的新高,凈利增速也成為近三年的最高值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藥明康德營收增速分別為17.96%,25.24%,26.96%,23.8%,33.89%,28.46%,歸母凈利潤增速依次為—24.38%,179.39%,25.86%,84.22%,—17.96%,59.62%
從單季業績看,藥明康德同樣實現了高增長《經濟參考報》記者初步計算,2021年第四季度,藥明康德實現營收63.81億元,同比增長35.17%,實現歸母凈利潤15.35億元,同比增長159.33%,實現扣非凈利潤9.57億元,同比增長30.94%
對于公司去年業績高增長的原因,藥明康德主要從主營業務及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影響兩方面進行了分析。
主營業務方面,藥明康德表示,公司始終貫徹執行跟隨分子的戰略,整合后的化學業務板塊,持續建設一體化,端到端CRDMO業務,訂單需求旺盛,推動了公司2021年全年銷售收入加速增長。
非經常性損益方面,藥明康德表示,盡管部分非流動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以及投資收益合計較上年度同期有所減少,但公司2021年度非現金賬面公允價值損失金額同比減少約3.49億元同時,公司還完成了出售小分子毒素分子及連接子業務和相關資產的交易,獲得處置資產凈收益約2.74億元前述多方因素疊加,使得藥明康德2021年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的凈收益影響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
化學業務收入今年有望高增長
同時,藥明康德還對2021年主要業務板塊發展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
測試業務方面,2021年實現收入約45.25億元,同比增長38.03%,其中,實驗室分析及測試服務收入同比增長約38.93%,若剔除器械檢測外的藥物分析與測試服務,則同比增長約52.12%,臨床CRO及SMO收入同比增長約36.2%。根據興業證券的統計整理,藥明康德的非流動性金融資產及長期股權投資,已由2018年的20.8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62億元。
生物學業務方面,2021年實現收入約19.85億元,同比增長約30.05%。其投資布局著眼于醫療前沿領域,包括數字醫療,人工智能,細胞和基因療法,生物科技等,在各賽道搶占先機,構筑自己的生物醫藥生態圈。
藥明康德表示,2021年測試業務下的實驗室分析及測試業務和臨床CRO/SMO業務,以及生物學業務均實現了強勁的增長,公司預計該等業務2022年收入增長將延續近幾年的勢頭。
細胞及基因療法CTDMO業務方面,2021年實現收入約10.26億元,同比下降約2.79%其中,中國區細胞及基因療法CTDMO業務增長迅速,實現收入同比增長約87%,部分緩解了美國區業務受到部分客戶上市申請遞交延遲所帶來的下降的沖擊
與此同時,藥明康德預計,2022年將是細胞及基因療法CTDMO業務板塊發展的轉折之年,預計收入增長有望超過行業增長速度。
此外,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業務方面,2021年實現收入約12.51億元,同比增長約17.47%同時藥明康德表示,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業務2022年將迭代升級以滿足客戶對國內新藥研發服務更高的要求,預計收入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日前,中泰證券發布研報稱,維持藥明康德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業績位于預告上限,持續高增可期,五大板塊持續亮眼,化學業務高速成長有望驅動整體業務提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