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謝瑩潔
以2021年7月末為分界點,在此之前的四個月,中微半導體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股價暴漲超120%,在此之后的半年內,其區間跌幅達到近50%,投資者猶如坐了回過山車。
實際上,在中微公司的長期股價走勢圖中,這樣大起大落的場景并不鮮見以此不難看出,投資者一面對中微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饒有興趣,一面又忌憚公司潛在的風險
日前,中微公司有8022萬股定增限售股解禁時至今日,公司股東并未披露具體的減持計劃,但過往解禁期公司股價的大幅波動,令投資者仍心存疑慮
政府補助貢獻不小凈利
公開資料顯示,中微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9年上市,產品聚焦于刻蝕設備與MOCVD主要客戶包括聯華電子,SK海力士,長江存儲,歌華電子,臺積電,中芯國際,格羅方德等
根據Gartner分析,2020年,全球晶圓制造設備銷售金額占比中刻蝕設備,薄膜沉積和光刻設備分別占晶圓制造設備價值量約29%,22%和21%。
刻蝕機是集成電路制造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簡單而言,集成電路的圖像影印到光刻膠上之后,刻蝕機再將光刻膠圖像中不需要的部分剔除公司的12英寸高端刻蝕設備已運用在65納米到5納米等先進的生產線上
MOCVD是生產LED晶圓的主流方法,其采購金額一般占LED生產線總投入的一半以上公司已開發了三代MOCVD設備,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各大LED芯片制造廠商
梳理過往業績,2018年至2020年,中微公司營收分別為16.4億元,19.47億元,22.73億元,歸母凈利潤為0.9億元,1.89億元,4.92億元。
但在2020年,其扣非歸母凈利潤只有0.23億元,同比下降84.2%中微公司對此解釋稱,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產生股份支付費用約1.24億元,計入非經常性損益的政府補助同比增加約2.26億元
受益于半導體設備市場發展及公司產品競爭優勢,2021前三季度,中微公司營業收入為20.73億元,同比增長40.4%,歸母凈利潤5.42億元,同比增長95.66%,扣非歸母凈利潤1.65億元。
核心財務指標均有相應的增長2021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研發投入4.55億元,同比增長18%,占營收比重為22%,銷售毛利率42.68%,同比增長7.9個百分點,銷售凈利率26.13%,同比增長7.37個百分點
針對扣非凈利潤的波動,財報提示風險稱:公司自成立以來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2021年上半年,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為2.24億元如果公司未來不能持續獲得政府補助或政府補助顯著降低,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股權分散的利與弊
目前,中微公司產品主要聚焦于刻蝕設備與MOCVD,論產品數量,公司在半導體設備行業優勢不大。對此,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問及中微公司上述消息是否屬實,公司產品是否有被要求降價?。
以競爭對手北方華創為例,截至2021年年末,北方華創已建立刻蝕機,PVD,CVD,ALD,氧化/擴散爐,退火爐,清洗機等產品如果說中微公司單科優等生,刻蝕機技術可以接近世界級水準,那北方華創就是全科平衡,平臺屬性更強
未來,中微公司將由小而精走向大而專創始人尹志堯表示:公司將在適當時機,通過投資,并購等外延式生長途徑,擴大產品和市場覆蓋,力爭在未來十年內,發展成為在規模上和市場占有率上國際一流的半導體設備公司
中微公司為此制定了相應的發展策略:深耕集成電路關鍵設備領域,強化在刻蝕設備領域的競爭優勢,延伸至薄膜,檢測等其他關鍵設備領域,拓展在泛半導體關鍵設備領域應用,布局顯示,MEMS,功率器件,太陽能領域的關鍵設備,以及探索其他新興領域的機會,包括更多集成電路及泛半導體設備生產線相關環保設備及醫療健康智能設備等領域。
時間回溯至2004年,尹志堯帶著30多人的技術團隊從美國來到中國創辦了中微公司在此之前,90%以上的刻蝕機市場份額都被掌握在美日韓三國企業手中為維持技術領先地位,享受技術壁壘紅利,美國企業曾被禁止向我國出售刻蝕機技術和設備
尹志堯在半導體行業擁有較高聲望,他在硅谷工作期間,擁有86項美國專利以及200多項各國專利,并參與了數代等離子體蝕刻機的研發其他技術團隊成員同樣在美國半導體行業扎根多年,在英特爾,泛林半導體,應用材料等龍頭企業任職
在他們帶領下,中微公司建立起技術壁壘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公司已申請187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613項,已獲授權專利1106項,其中發明專利945項
由于要綁定核心骨干與機構投資者,中微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前三大股東分別為上海創投,巽鑫投資,智微管理,持股比例15.6%,15.1%,4.97%
財報中,中微公司提示全體員工持股帶來的公司治理風險,中微公司秉承扁平化的全員激勵原則,如果公司未來未能使員工持股計劃持續作為員工整體薪酬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可能導致公司人員流失等治理風險。
這對公司長遠發展將形成考驗在向大而專路徑發展的過程中,有賴于核心成員的齊頭并進,但創始人尹志堯已經77歲,其他元老也在60歲左右,其個人持股比例并不高
大額限售股解禁
在部分研究機構看來,中微公司長期基本面將保持穩健向上。
海通證券認為,刻蝕設備持續往更先進,復雜方向突破,MOCVD設備需求未來幾年持續放量預計2021年至2023年營收分別為32.58億元,44.41億元,59.04億元,同比增43.3%,36.3%和3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34億元,9.4億元,11.18億元,同比增49.2%,28.2%和18.73%
而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市場依然畏懼其解禁股減持帶來的股價調整風險。
上市以來,中微公司股價在波動中上漲,2020年7月到達298元/股高點,隨后股價跌跌不休,在2021年3月股價觸底到98元/股,2021年7月股價經歷一輪上漲,到達235元/股近半年以來,公司又回吐了此前大部分漲幅
最新一輪的股價下滑還伴伴隨著解禁日前,中微公司有8022.83萬股定增限售股解禁,占總股本比例13.02%,約合解禁市值101.57億元
市場擔憂核心技術人員離場,可能會對公司經營產生一定影響,其判斷依據是上一輪大額解禁中,部分股東減持較快。
2020年7月,中微公司合計約1.94億股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約占公司總股本的36.27%隨后半年內,置都投資中心,嘉興悅橙投資,嘉興創橙投資等9家原始機構股東宣布減持據不完全統計,9家股東通過轉讓,大宗交易,集中競價計劃合計減持2132萬股
而本次解禁涉及股東共20位,有多家明星機構,包括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工銀瑞信,中金公司,南方基金,廣發基金,高毅基金等,還有外資機構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UBS瑞銀,法國巴黎銀行等。
半年前,中微公司以102.3元/股的價格,向上述股東非公開發行股份從最新走勢來看,股東若此時減持,浮盈空間并不大截至1月14日,中微公司報收117.3元/股,上漲0.67%,市值723億元,動態市盈率95.5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