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央企重組給足了市場驚喜,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伴隨著2022年的到來,今年的第一宗百億級央企重組案也終于塵埃落定
最近幾天,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為妥善解決電建集團與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公司擬與控股股東電建集團進行資產置換,公司以持有的房地產板塊資產與電建集團持有的優質電網輔業相關資產進行置換。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最近幾年來,部分央企出現了產業板塊發展不均,產能過剩的情況,資產重組可以整合優勢資源,減少同質化競爭,補齊產業鏈短板,擴大央企優勢板塊的規模和抗風險能力。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合伙人孫連才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電建和電建集團央企重組,一方面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要求,順應了時代發展,另一個方面是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的具體行動步驟,資產重組不僅僅是做大企業規模,更是補齊企業短板業務板塊,打造更強的央企核心競爭力。
中國電建去地產化
公告顯示,中國電建擬將所持的估值247.19億房地產板塊資產,與電建集團持有的246.53億優質電網輔業相關資產進行置換。
其中置出資產為中國電建持有的電建地產和北京飛悅臨空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天津海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100%股權,置入資產為中國電建集團華中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河北省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電力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等18家公司股權。中國電建業務涵蓋工程承包與勘察設計,電力投資與運營,房地產開發,設備制造與租賃及其他業務,具有規劃,勘察,設計,施工,運營,裝備制造和投融資等全產業鏈服務能力,能夠為業主提供一站式綜合性服務。
央企重組已不是新鮮事,但此次資金重組的兩個央企關系卻值得一提。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提到了,電建集團是中國電建的控股股東,手握中國電建58.34%股權,并且本次資產置換直接涉及了247.19億的房地產板塊資產那么,中國電建和電建集團央企重組資產置換的原因是什么
事實上,中國電建早就有資產置換的意愿了2020年,中國電建就曾向外界披露了自己擬與控股股東籌劃資產置換的想法,曾嘗試與武漢老牌房企南國置業進行資產重組,以實現電建地產的剝離甚至為了實現資產置換,中國電建還曾對其子公司實施債轉股2020年12月,中國電建對其子公司天津海賦實施了債轉股,協商轉股債權金額為163億元
那么,中國電建為何要執著于資產置換。
中國電建的財報中即可看出據中國電建年報顯示,2017年—2019年,曾經令中國電建引以為傲的房地產開發業務遭到了大幅下滑,三年時間里實現營收地產對總營收的貢獻比從6.95%降至5.43%,房地產板塊的毛利率從22.55%降至19%
地產板塊的虧損,或許就是中國電建執著于將這部分資產置換出去的原因。
中國電建資產重組利大于弊
中國電建和電建集團重組之后,不但緩解了中國電建地產板塊業務差的問題,并且將電建集團的優質電網輔業置換而來,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同行業的內部競爭。
吳剛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最近幾年來,部分央企出現了產業板塊發展不均,產能過剩的情況,資產重組可以整合優勢資源,減少同質化競爭競爭,補齊產業鏈短板,擴大央企優勢板塊的規模和抗風險能力。。
孫連才也表示,央企重組以來,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階段,到現在央企重組的步伐明顯加快中國電建和電建集團央企重組,一方面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要求,順應了時代發展,另一個方面是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的具體行動步驟,資產重組不僅僅是做大企業規模,更是補齊企業短板業務板塊,打造更強的央企核心競爭力
并且,中國電建和電建集團本是一家,將地產板塊資源換給電建集團并不是完全將地產資源放手給別家,這對于中國電建來說,明顯是利大于弊。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