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集中供地倒計時:民營房企拿地意愿低迷,2022年土地市場能回暖。
伴隨著北京,鄭州等三批次土拍收官,除將在2022年1月18日進行第三批次土拍的寧波,2021年各城市集中供地已結束。截至目前,22個城市已有一半以上完成了第二批集中土拍賣,但與第一批集中土拍賣相比,氣溫明顯下降。
2021年前五個月,土地交易市場沉浸在前所未有的集體亢奮中可是這樣熱鬧的景象在第二批次集中供地時急轉而下
回顧近期第三批次已經完成出讓的21個城市情況,盡管流拍率有所降低,但溢價率仍處低位,各城市土拍市場均變得更理性。
目前,央企,國企仍是拿地主力,民營房企拿地意愿持續低迷如該趨勢在2022年繼續,央企,國企拿地逐漸飽和,將逐漸減少拿地數量,土拍市場溫度恐進一步下降
城市土拍熱度持續分化
最近幾天,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國土局數據顯示,21城第三輪集中土拍整體平均溢價率為2.42%,較首批降低12.29%,較第二批降低1.68%,21城第三批集中土拍整體流拍率為18.85%,較首輪上升12.56%,較第二批下降22.56%。
各地國土局數據顯示,在各城市中,武漢在第三輪成交規模居首位,成交規劃建筑面積達633.92萬平方米,上海緊隨其后,本輪成交規劃建筑面積為574.19萬平方米,同處長三角經濟圈的杭州本輪成交表現也不俗,以416.2萬平方米的成交規劃建筑面積位居榜三。
由于重啟預勾地政策,杭州第三次集中供地實現零流拍,一舉改變二批次土地頻頻流拍的頹勢短短48小時內,35宗涉宅地塊全部成交,成交總額高達762.8億元全年合計土地出讓金總額高達3014億元,同比增長20.4%,創下新高
此外,同為東北地區的沈陽,在本輪集中供地的表現也未見起色日前,沈陽市第三輪集中供地收官,最終19宗地流拍,僅8宗地最終成交,成交金額43.81億元成交的8宗地塊中有7宗底價成交,僅鍋爐廠地塊溢價4.37%
如何提升土地市場景氣度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各城市應加快落實因城施策
日前,好地研究院研究員徐路加指出,接下來哪些城市的土地市場景氣度能優先提升,重點需觀察新房庫存和去化周期變化經歷二批次開始的大面積流拍,部分城市的土地供應在縮減,伴隨著前期庫存明顯下降,這些城市未來將重獲房企關注
目前僅極少數城市可以通過降地價解決問題比如深圳,第三批集中供地采取降地價,拿地利潤率高達20%,吸引較多外來房企參拍,比如杭州,通過土地端讓利,拿地預期銷售利潤率提升至8.5%,促進房企積極參與,參拍房企達到50余家大部分城市,即使大幅降地價,仍在底價成交,房企的關注板塊還在持續縮小徐路加表示
民營房企資金壓力有所緩解
與前兩次集中供地相比,第三批次供地中,城投公司拿地占比更高,民企參與率較低,其中深圳,廣州,無錫,蘇州,南京城投涌現顯著。
以廣州為例,12月2日,廣州開啟第三批集中供地,13宗地塊全部底價成交,其中知識城投資集團,白云城市建設,南沙開發建設等這類城投企業成為投資主力,地方城投累計斬獲9宗地塊。。
此外,在長三角多個城市第三輪集中供地中,城投性質企業的積極性也較高比如,無錫共成交20宗土地,其中15宗地塊由城投公司拍下,蘇州成交25宗土地,19宗地由地方城投獲得,南京成交的31宗地中,22宗地被城投公司拍下
諸葛找房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分析指出,城投企業的參與度與城市自身熱度存在一定正相關關系,長三角經濟圈城市以及武漢,廣州等發展較穩健城市,城投企業的活躍度也較高。
該份報告還指出,城投公司拿地比例提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開發商拿地謹慎導致的地塊流拍問題,承接了房企的職能,地方政府還可通過土地出讓金返還的形式,減輕城投公司資金壓力但城投公司大舉拿地也蘊藏一定風險,城投公司的項目操盤能力有待考察,未來項目去化情況也具有不確定性,或將驅動后期城投公司與優質品牌房企合作,取長補短共同開發
日前,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房企近期融資壓力有所緩解,但從實際融資狀況看,很多民企融資落地還需要有個過程有些企業雖然當下有意拿地,但卻沒辦法出手
徐路加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在他看來,市場若持續下行,國資企業也未必能繼續大規模拿地近幾輪土拍中,城投平臺拿地本身也有出于避免流拍的考慮,這種情況較難持久,而央企國企則有自己的投資節奏與拿地限度
如果民企拿地情況在2022年第二季度還不能改善,央企國企拿地逐漸飽和,預計將失去2021年三四季度拿地的勢頭徐路加指出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