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個交易日,已有立高食品,香飄飄,海融科技,金浦鈦業等4家上市公司披露部分產品價格調整公告。
記者注意到,在深交所互動易和上證e互動兩個平臺上,有多位投資者近期就公司產品價格是否會伴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而相應調整等話題進行了詢問包括華帝股份,京新藥業等在內的上市公司均作出回復,表示將及時調整市場策略和產品結構,價格包括適當的提價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分上市公司上調產品價格,主要受生產成本上漲與國內需求復蘇驅動一方面全球疫情蔓延沖擊供應鏈與歐美長時間實施空前規模刺激政策,導致部分能源,工業原材料商品價格上漲,人工,航運費用等投入成本上漲另一方面,從相關上市公司財報看,國內需求穩步恢復也是促使上市公司上調產品價格的因素之一
從上述已披露公告的公司產品價格調整幅度來看,最高漲幅達到8%有兩家公司公告明確提到,因主要原材料,能源等成本價格持續上漲,故決定將主要產品提價
這幾家上市公司調價,一定程度釋放國內部分上游原材料等投入成本壓力向終端傳導的信號,需對輸入型通脹壓力保持警惕但截至目前,上調產品價格的公司占比并不高周茂華說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四家上市公司提價是個信號由于需求的不確定性,不同行業不同產品在提價上會有較大的分化機械,電力,房地產相關行業等對提價將相對保守謹慎,而食品飲料,藥品提價將會又早又快
可以看到,目前已公布部分產品價格調整公告的4家上市公司中,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有3家談及提價對食品飲料行業及消費領域的影響,周茂華認為,一般來說,公司提價比較慎重,除了考慮成本,利潤,還需考慮市占率在行業競爭激烈,尤其是較為同質化的消費品市場,應避免因提價丟失市場份額
周茂華表示,目前調價的上市公司數量占比較小,具有強大市場議價能力,敢于調價的公司并不多,預計后續不會出現價格全面上漲的現象。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在供給沖擊方面,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對中下游制造業企業的盈利能力造成沖擊下一步應從供應鏈角度保證基礎供應,降低企業成本
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研究部署2022年發展改革重點任務時明確,在有效擴大消費,促進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等的同時,還將重點做好能源,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工作。
周茂華表示,針對目前產業鏈供應鏈面臨的問題,一是要落實落細各項政策舉措,為企業紓困,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二是暢通供應鏈與航運物流體系,三是鼓勵企業轉型升級,釋放微觀主體創新活力,支持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