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當前的全球能源荒,簡單地歸因為綠色轉型,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世界各國領導人聚首規劃,以求全球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但就在他們準備對這項30年事業,作出自己那部分承諾之時,綠色時代的首場重大能源恐慌,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迅速蔓延相關數據顯示,自2021年5月以來,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一攬子均價飆升了95%能源荒下停電潮席卷中國和印度,而普京則提醒歐洲,它的燃料供應依賴于俄羅斯的友善
對于當前的國際能源短缺危機,英國老牌權威刊物《經濟學人》雜志顯然將責任算到綠色轉型頭上了該刊最近推送的一篇文章的標題——綠色時代的第一次大規模能源荒,向清潔能源電力的過渡存在嚴重問題——就說明了這一切
但將當前的全球能源荒,簡單地歸因為綠色轉型,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很簡單,1969—1979年全球沒有綠色轉型,但同樣也出現了嚴重的能源荒回顧歷史可見,整個20世紀70年代,全球尤其是歐美國家的經濟發展大致可分為如下幾個階段:1970—1973年為第一階段,其間經濟呈上升趨勢,年均增速為4.7%,1974—1979年為第二階段,該時期增長放緩,全球經濟遭受了截至當時為止,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尤其是美國,其經濟連續多年呈負增長狀態直接原因便是,全球經濟先后遭到了兩輪石油危機的沖擊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海灣國家以石油價格為武器,宣布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并提高原油價格同年底,以海灣國家為主體的歐佩克將原油價格再次上調這便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石油危機
6年后的1979年,產油國再次揮舞起原油價格這一利器他們以伊朗革命為導火線,直接將原油價格由1978年的12美元/桶,迅速上漲到1980年的40美元/桶左右,第二次石油危機由此爆發此時的價格,與二戰后至1970年間,長期維持在2美元/桶的價格相比,差不多上漲了40倍
面對這樣的基礎性巨變,各大主要經濟體紛紛暴露出各種問題首當其沖的便是輪子上的國度美國,能源價格以及運輸價格的跳漲,讓整個經濟不堪重負,美國陷入滯脹的十年
但無論是以阿瑟·拉弗為代表的供給學派,還是以彌爾頓·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學派,在對該時期的反思時,都沒有將當時的能源危機,簡單地歸因為海灣國家在他們看來,海灣國家的所為,充其量不過是誘因問題的癥結:一方面在于當時各國央行容許貨幣供應過度增長,導致流動性泛濫,進而推高了能源價格,另一方面在于各國政府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這次的能源危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方面在于2020年各國央行以對抗新冠疫情沖擊為名大肆放水,另一方面則以重組供應鏈為名大搞貿易爭端,令本被疫情嚴重沖擊的國際供應鏈更趨復雜更為要緊的是,就如20世紀70年代一樣,能源價格的飆升推動著通脹預期的升溫,而這無疑會放緩全球經濟復蘇進程
開幕式于9月25日15336萬至16336萬在未來科學城國家能源集團房地產公司北京昌平中心舉行,這也是未來科學城能源谷連續舉辦的第三屆論壇。屆時,北京市政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領導同志將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主論壇和專題分論壇將重點邀請36位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行業專家進行主旨演講和主題演講。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