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要說電動車領域哪兩個男人的話題性最強,一位是大眾公認的馬斯克,另一位可能要算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李斌。王文表示,有序引導電動汽車充電后,可最大限度利用電網設備,減少負荷峰谷差,系統投資可節約近70%。
日前,在蔚來NIO Day發布會后的溝通環節,李斌向廣大燃油車主拋出靈魂拷問:我完全不明白現在大家為什么還買油車,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還有什么好現在還說充電焦慮的,基本上都是汽油車用戶操電動車的心
此話一出,頓時在網上炸開了鍋,其傳播度絲毫不亞于蔚來NIO Day發布會不少網友調侃:當年最慘的男人搖身一變成為最飄的男人 跟李斌的疑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的焦慮,后者的焦慮不是因為電動車的銷路問題,而是來自于車主朋友的充電焦慮
在蔚來NIO Day發布會后兩天,沈暉公開吐槽私人充電樁安裝難的問題那些無法安裝充電樁的威馬車主原本可以選擇晚上回到小區充電,第二天正常出行現在只能到外面找公共充電樁充電,要么就等上1-2個小時把電充滿,要么就先打車回家從這個角度講,上述威馬車主就是買了焦慮
私人充電樁的安裝難只是很小的一方面,畢竟讓電動車安靜的充一個晚上是理想狀態,遇到急用車的時候電量不足怎么辦,長途用車又怎么辦這些都是電動車主實際操心的問題,而不是李斌口里輕描淡寫的:汽油車用戶操電動車的心
記得去年十一期間,電動車車主高速排隊充電的新聞又一次登上熱搜:排隊4小時,充電1小時,原本8個小時的車程硬是花了16個小時,簡直是人在囧途。
同樣還可作為佐證的是,去年12月25日央視財經報道,在充電基礎設施相對較完善的北京地區,甚至有電動車車主凌晨四點起床搶公共充電樁來給新能源汽車充電。。
也許住在換電站附近的蔚來車主確實沒有李斌所說的焦慮但對于絕大多數的電動車車主而言,充電難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問題
可以說過去幾年,電動車發展的核心矛盾在于解決里程焦慮,新款電車最為關鍵的一個賣點就是續航里程而伴隨著500公里以上續航里程的電車成為主流,行業發展的矛盾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我們認為,進入2022年,充電焦慮將取代里程焦慮,成為驅動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