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車匯消息:在2021年中國市場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榜上,五菱宏光MINI EV以近40萬輛的銷量成績穩居榜首,這樣的成績放在全球市場來看也是遙遙領先。
自2020年7月上市以來,宏光MINI EV便以驚人的市場表現攪動整個新能源市場格局,近期日本相關專家對宏光MINI EV做了拆解分析,最終發現這款車的零部件供應商中沒有一家日本企業。排在榜單第十五名的是長安逸動,9月份銷量為27萬輛,也是自主品牌唯四上榜的車型。。
日本能率協會為了在活動上展出,進口了宏光MINI EV高配版日本名古屋大學山本真義教授等人在展出后進行拆解,推算成本結構為合計48萬日元
實現這種低成本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并未配備在普通純電動汽車上被視為常識的裝置尤其是省掉再生制動器和水冷裝置,降低成本的效果明顯
不過這樣的設計與一般純電動汽車相比,故障也較多,但宏光MINI EV針對汽車自身采取了容易取出和更換逆變器等模塊的設計,彌補了弱點。
另外一個原因是配備的零部件完全使用的是現有產品例如,作為核心零部件的軸承并未采取專用設計,而是采用了符合性能的中國制造的通用產品
逆變器和充電器等電子零部件采用了美國德州儀器,德國英飛凌科技等歐美知名企業造的半導體但采用的并不是耐久性高的車載芯片,而是使用了用于家電的半導體
一般的電子零部件當然容易發生故障,但采取整個模塊易于更換的設計,修理起來就很容易可以說宏光MINI EV是借助容易損壞,但容易修理這一精簡的設計思路造出了價格極低的純電動汽車
實際上,宏光MINI EV所有配件幾乎都是依靠采購,其主要供應商包括國軒高科,松芝股份,寧波高發,福耀玻璃,方正電機等,這些企業皆為各細分領域的佼佼者能集結這么多優質供應商來打造一款利潤微薄的微型電動車,可見五菱在供應商選擇上著實下了一番功夫五菱宏光MINI EV放棄了自己生產,選擇采購降低了制造新的生產線的沉默成本,巨額的銷量也讓供應商的生產達到了規模效應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壓低價格,成為了宏光MINI EV成本低價的關鍵因素
日本能率協會稱,在日本目前事實上無法商業進口和銷售宏光MINI EV原因是需要在日本改裝,獲得安全性認證等,難以實現盈利但是,該車型在兩個側面正在給日本的純電動汽車產業造成沖擊
其一是并未采用日本制造的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均有中國企業供應,日本企業完全沒有抓住這樣的商機
另一個是像宏光MINI EV這樣的小型純電動汽車的需求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增加。如果要說9月轎車榜單最出乎意料的,那一定是卡羅拉,作為全球最暢銷的家轎,卡羅拉的大名不需要多說,但是9月不到3萬輛的銷量確實有些大跌眼鏡,要知道其8月份以32萬輛高居第四,問題出在哪兒需要一汽豐田仔細研究了。
日經中文網撰稿稱,上汽通用五菱通過宏光MINI EV的走紅,在超小型交通工具領域積累了開發經驗,有可能形成日本汽車廠商無法涉足的市場。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220208 發自北京
原文標題:深度拆解宏光MINI后,日本對本國企業未參與深感惋惜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