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
車規芯片需求激增,安全可靠是第一要義這句大實話最近很火什么是車規芯片呢其實它是滿足汽車電子元件規格標準的芯片,在目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進程中,其作用至關重要
具體車規芯片與消費類芯片有什么不同怎么制造,要滿足哪些標準現在為什么緊俏異常如何解決缺芯的煩惱最近幾天,芯馳科技副總裁徐超對此類問題給出了客觀的答案
汽車芯片和消費類芯片判然不同
徐超從芯片制造講起,開發一款芯片之前,首先要輸入客戶需求,對需求進行分解,由架構師對芯片進行合理化定義,這是一個非常考驗經驗的過程如果滿足了全部客戶的期望需求,那芯片成本,面積,功耗等就很可能無法達到均衡所以,架構定義最重要的一個點是在覆蓋最大化客戶共性需求的同時,考慮成本,可實現性和可量產性
定義完成后,開始IP設計,包括使用自有IP和導入合作伙伴的IP,之后進行同期驗證,然后將合作伙伴IP集成在SoC中,用加速器和仿真器進行模擬和仿真,最后做綜合,同時不斷進行迭代和仿真測試。
 芯片的物理實現首先通過光刻機在晶圓上刻出芯片電路圖形,之后注入離子,鍍金屬層,然后刻蝕成電路,并進行測試,淘汰掉不良品,再把大的晶圓交給封裝合作伙伴,切割成一個個裸片,焊在基板上進行封裝。
這時,如果是可靠性要求不高消費類芯片,大多數情況下,完成這些步驟就可以交付給客戶了,略微有可靠性要求的消費電子和商用芯片則需要在封裝后做相關的一些測試和老化,挑選出有瑕疵的芯片而車用芯片則需要做非常嚴苛的老化和可靠性測試,最后還缺少一樣東西——相關測試和驗證的認證證書,作為PPAP交付文檔的一部分所以,要把車規芯片交給認證合作伙伴,經過一系列測試,完成汽車功能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認證,證明其在安全和可靠性上,達到了相應標準,主機廠或Tier1一般才會使用
他介紹說,車規芯片和消費芯片有幾個顯著的區別:
設計目標不同:消費類芯片主要考慮性能,功耗和成本,車規芯片還會綜合考慮可靠性,安全性,一致性和長效性。
工作環境不同:消費類芯片一般滿足0-70℃環境溫度,而車規芯片要滿足-40-105℃的使用溫度要求。
設計壽命不同:消費類產品一般不超過5年,汽車設計壽命是10-15年,汽車芯片壽命也要按此設計。
生產制造不同:汽車芯片在制造和封裝測試上比消費電子要求相對高。
另外,汽車SoC芯片通常有獨立的安全島設計,獨立的系統,獨立的電源,獨立的時鐘,獨立的PLL等,以保證持續安全運行。
汽車還要滿足數據存儲,傳輸網絡ECC/CRC校驗和多系統要求,如芯馳一個芯片能夠控制10個屏,共運行了6個操作系統,同時符合ISO26262,AEC-Q100標準。
一芯十屏演示
徐超強調,關鍵在于如何在滿足這么多要求的情況下,保證性能和成本,這要依靠經驗豐富的團隊此外,還要考慮客戶的研發投入,為其未來3-5年的前瞻性需求做一些預留,同時還不能讓芯片成本增加太多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