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人太累了,我沒有辦法搶救所有的文物我沒有辦法保障文物不受損,鄭州博物館館長張霆說,作為文物工作者文物的安全比我們的生命重要,我淚流滿面………” 7月24日晚,“河南文物局局長哭了”登上熱搜,文物局局長田凱在朋友圈的一條動態,讓許多網友心疼。 連日來,河南多地遭遇罕見持續性強降雨,而作為文物大省,河南現有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居全國第二,有世界文化遺產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70處。暴雨中的河南文物和歷史遺跡,現在還安好嗎? 這些文物,安好! 7月20日,河南博物院、鄭州博物館、開封市博物館、龍門石窟等單位相繼發出了臨時閉館的通知。 據河南博物院介紹,其主展館比道路路面高出將近一米,博物院提前制定了專門的應急預案,館藏文物都很安全。此外,博物院還救援安置被困觀眾40余名,提供簡單餐飲及休息場所,并將館內瓶裝飲用水運往抗洪救災一線。 7月21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微發消息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各考古工地及工作站、院本部均未出現重大險情。 位于河南安陽的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目前殷墟景區內遺址、文物基本無恙,景區處于閉館狀態。中國文字博物館展館、文物也安好,未出現重大險情。安陽博物館有滲透進水情況,但文物庫房、展廳的文物安然無恙。 據國家文物局消息,強降雨致河南省鄭州、洛陽、鞏義、濟源、新鄉等文物單位密集地區遭受嚴重災害,部分博物館和考古工地有滲漏進水情況,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水毀險情。鄭州商城遺址、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等地覆土坍塌,但文物本體暫時安全。 堅決守護文物安全 暴雨來襲之際,眾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投入抗汛工作,保護文物安全。 據報道,受暴雨影響,鄭州博物館新館、鄭州商都博物館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二七紀念塔、古滎冶鐵博物館出現了灌水、積水情況。 鄭州博物館新展館頂層大面積水灌入展廳,在接到鄭州市防汛指揮部鄭州博物館新館作為泄洪區需要緊急撤離的指令后,幾十名員工顧不上連續排水10多個小時的疲勞,連續作戰,及時將文物轉移到安全展館。 針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滎陽城墻、商城遺址城墻覆土層大面積坍塌脫落情況,鄭州市文物局提出了加固和搶救性保護方案,積極采取相關舉措,力保文物遺址的安全。 受暴雨影響,洛陽龍門石窟附近伊河龍門段水流量直逼警戒線,近千名黨員群眾和志愿者8小時完成清淤,12小時搭建起臨時護欄,48小時恢復石欄桿護欄,最終確保龍門文物安全。 23日晚,有傳言稱位于新鄉的河朔圖書館(新鄉市群眾藝術館)館內數萬卷古籍受損嚴重,24日,新鄉市群眾藝術館發公告,河朔圖書館舊址舊藏古籍善本早在新鄉市圖書館新址建好后就妥善遷移、保管,目前保護狀態很好。但身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河朔圖書館四面環水,地下樓頂已出現多處漏水,文物受損嚴重。 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國內建筑領域權威人士能夠在災后對河朔圖書館建筑主體進行評估,以便于今后妥善保護、利用文物。 大雨沖出古墓? 近日,網絡上有新鄭古城村道路旁邊因暴雨塌方的斷崖上出現古墓的視頻傳出,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據悉,新鄭市文物管理部門已經請專業文物考古人員對此前因暴雨塌方暴露出的古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新鄭市文物局文物科科長介紹,此次暴露出來的漢墓應該屬于古城外散布的平民墓葬。近期,文物部門將聯合當地加強對古墓所在的古城村遺址的巡查保護、確保文物遺址安全。 網友:“豫”你同在,中原挺住! 在“河南文物局局長哭了”上熱搜后,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關注,“請大家轉發關注河南文物受災情況,這不是河南的事情,這是中國的事情。” 有網友勸慰生命最重要:“你們的生命更重要!千萬要先保護自己呀!”“請在您保護好個人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保護好文物。” 在河南博物院、河南考古研究所等官微下,網友們為其加油打氣,全國各大博物館也集體聯動,在河南博物院的微博下留言支持。 “‘豫’你同在,中原挺住!等大水退去一起去看國寶。” “保障文物安全的同時,你們也要平平安安的。” 近年來,河南博物院開發出“考古盲盒”等趣味文創,很多粉絲通過客服表達關心: “剛買了文創,你們加油哦!挺過難關!發貨不急,河南最棒!” “等恢復正常了,約個盲盒。” 21日,國家文物局專題研究支持河南省受災文物搶險工作,決定動用文物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項目資金,支持河南受災文物應急、支護、搶險及勘察勘探等,確保受災文物第一時間得到保護。 此外,國家文物局印發《關于加強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國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各文物博物館單位密切關注汛情,及時預警預報;加強巡查排險,完善應急措施;強化防汛救災措施,全力防災減災;加強值守備勤,妥善處置險情。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