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深入推進“共富工坊”建設,盤活農村閑置資產,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這里是梁山縣拳鋪鎮劉官屯村“共富工坊”,村里通過盤活廢棄宅基地,打造成服裝加工車間。
梁山縣拳鋪鎮劉官屯村村民馬翠花:“能方便我們在這里邊工作,邊照顧老人,邊照顧家庭,對大家來說都很開心的。”
“共富工坊”對接本地企業和義烏、臨沂等小商品貿易基地,引導企業把適合的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村里,招募合伙人回鄉創業,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梁山縣拳鋪鎮劉官屯村共富工坊合伙人劉兆俊:“我之前長期在上海從事服裝出口貿易,聽說家里建了共富工坊,政府還提供很多優惠政策,我就想著回村里來發展。”
目前,拳鋪鎮已建成鄉村共富工坊8處,輻射周邊12個村莊,帶動400余名村民就業,實現人均年增收三萬余元。
梁山縣拳鋪鎮黨建辦公室主任閆晨林:“招募手工編織、服裝外貿出口、配件組裝等鄉村振興合伙人,組織閑置勞動力實現再就業,村集體年增收80余萬元。”
辣椒是兗州區顏店鎮特色產業,當地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整合資金,盤活廢棄閑置廠房,建設了1600平方米“共富工坊”,形成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辣椒全產業鏈條,與多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商超簽訂訂單,預計實現年營業收入150余萬元。
兗州區顏店鎮翟三村村兩委成員伊憲強:“讓家門口的‘小工坊’成為促進就業、助力群眾致富增收的‘大產業’。”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