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鋼鐵巨人遇上AI大腦,會“碰撞”出什么樣的未來?3月12日,南鋼攜手華為開啟“鋼鐵大模型百日會戰”。這場被視為“鋼鐵行業AI革命”的戰役,以“百日攻堅”的緊迫感,劍指生產、研發、運營全鏈條的智能化躍遷,是打造百年南鋼的重要舉措。
南鋼智慧運營中心
挺進鋼鐵AI“無人區”
3月10日,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一行到南鋼進行業務交流,雙方表示將在人工智能領域全面深化合作,共贏數智新時代。去年4月,南鋼與華為簽約全面深化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共同推動鋼鐵行業智能化升級,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認為,南鋼擁有在鋼鐵產業的制造場景、知識經驗優勢。華為憑借其在通信技術和數通網絡產品上的實力,能夠為鋼鐵領域的數字化提供堅實的感知、傳輸和存儲能力。雙方在算力、大模型在鋼鐵行業場景應用、信息安全建設、人工智能創新項目等方面“大有可為”。
作為中國鋼鐵行業“智改數轉”的領跑者,2021年南鋼全面啟動數據治理,構建適合大型鋼鐵企業的數據管理體系,核心數據資產入湖率超90%,同時緊跟國家數據要素政策動態,深入研究數據資產化過程,2024年一季度南鋼成為全國首批數字資產入表的上市企業之一,全年數據資產入表超1000萬元。
“十四五”,南鋼規劃了人工智能藍圖,探索冶金全場景人工智能應用,涵蓋鋼鐵全流程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領域,在解決行業共性痛點難點問題上提供“南鋼方案”。2024年初,南鋼“人工智能百景千模”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啟動,聯合華為建設鋼鐵垂直大模型底座,實現關鍵技術的國產化替代。通過今年一系列模型底座能力的建設,為南鋼加速推進“百景千模”戰略奠定了技術基礎。
南鋼DeepIron平臺
讓鋼鐵“深度思考”
當DeepSeek“游”進鋼鐵圈,變身成為DeepIron(深度鋼鐵),會為鋼鐵行業的發展帶來哪些賦能?
“如果說傳統知識庫是‘字典’,DeepIron就是會思考的知識助手。”南鋼相關負責人用形象的比喻答疑解惑,在工業4.0的浪潮中,知識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資產。南鋼人工智能研究院與金恒科技聯合打造“低代碼+ AI”融合開發范式,推出JH4J - CODE - AI 平臺之后,攜手DeepSeek和華為,成功研發了江蘇省首個融合“檢索-生成-進化”功能的綜合性知識引擎DeepIron,開啟了鋼鐵企業知識管理的智慧升級之路。
該負責人介紹,DeepIron基于DeepSeek構建的RAG技術方案,通過“檢索+生成”雙引擎協同,實現智慧守護,便捷加速、語義理解,檢索增強、精準定位與智能檢索等三大突破。這一創新實踐不僅突破了傳統知識管理的效率瓶頸,還為鋼鐵制造業賦予了AI驅動的智慧元素,極大地提升了行業的智能化水平。
南鋼DeepIron構建的先進三層架構體系,以數據為核心、以AI中臺為驅動引擎、以知識服務為關鍵橋梁,融入了企業規范、行業標準、研發知識等多領域知識。這不僅促進了公司工藝經驗和知識的系統沉淀,還為公司在復雜多變的數據環境中精確發掘知識寶藏提供了堅如磐石的支撐。
與此同時,南鋼形成了“人人懂IT”、“人人都是數據分析師”的文化氛圍。行業首創數字化人才序列及數據管家團隊,擁有IT+OT的復合型人才近3000人。在生產制造環節,員工能夠利用數字化工具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及時發現并解決生產中的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在運營管理環節,員工能夠運用數據分析工具對業務數據進行深入挖掘,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南京鋼鐵大模型百日會戰啟動儀式
“AI+”煥新產業圖景
3月12日,南鋼正式發起“鋼鐵大模型百日會戰”,朝著人工智能“十五五”戰略目標吹響“集結號”。活動現場,黃一新以會戰總指揮的身份發出動員令,聯合華為等生態伙伴,以具體時間節點制定行動計劃,以百日攻堅之勢推動南鋼大模型基礎平臺以及首批應用試點發布,為南鋼全鏈條智能化升級譜寫“未來圖景”。
“南鋼將以‘鋼鐵大模型百日會戰’行動為契機,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確保在完成大模型的關鍵節點任務,實現技術突破與場景應用落地。”會上,黃一新表示,在技術突破方面,要以數據為燃料,以場景為戰場,實現從“實驗室驗證”到“生產線賦能”的跨越,確保大模型在鐵、鋼、軋等全流程場景中落地應用。在場景落地方面,要建立“技術+業務+管理”鐵三角機制,推進業務架構與技術架構的貫通,形成“需求—開發—驗證—優化”閉環,讓大模型真正成為南鋼的“智能助手”。同時,要積極整合內外部資源,聯合華為等產業鏈伙伴,共建“鋼鐵大模型創新聯合體”。通過開放數據接口、共享技術成果,打造行業級智能生態平臺,推動南鋼從“技術創新者”向“標準制定者”升級。
“未來的鋼廠將是以機器智能主導的工廠。”黃一新介紹,南鋼將研究探索植入大模型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在工廠的應用,實現智能裝備從傳統的機械臂式向更加智慧敏捷的人形機器人轉變,打造鋼鐵行業具身智能應用新范式。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