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銷量,蘋果周末緊急降價。
今日,“蘋果等多款手機價格集體降至6000元以內”的話題沖上了多個平臺熱搜。
蘋果多款手機降至6000元以內
在1月20日國補政策正式實施前夕,蘋果等眾多手機品牌紛紛調整價格策略,將旗下多款手機售價下調至6000元以內,以滿足補貼條件。
據報道,1月18日有網友發現,為了價格符合國補標準,多款手機集體降至6000元以內,其中iPhone16 Plus128G版本更是直降千元。
iPhone16 Plus128G版本此前為6999元,目前已降至5999元,剛好符合國家補貼標準。此外,華為部分機型也進行了調價。華為Mate60Pro+的12GB+256GB降至5999元。
此外在年貨節活動優惠下,iPhone 14、iPhone 15、iPhone 16等機型也可以使用國家補貼。
以128G的iPhone 16為例,京東價4999元,享受“國家補貼”15%優惠再減500元,最終到手價為4499元;天貓價5199元,使用國家補貼后的價格預估是4699元。目前蘋果、華為手機部分主力機型大部分能夠享受國家補貼,包括iPhone 15 、iPhone 16、華為Mate60、華為Mate70。
多款手機價格集體下降的背景是國補政策即將實施,此次手機等3類數碼產品補貼價格上限有明確規定,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
具體來看,1月16日,商務部召開的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組織實施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李佳路介紹,近日,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手機、平板、智能手表購新補貼實施方案》。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等3類數碼產品的補貼標準為,對于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產品,按照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手機等3類數碼產品的補貼為購新補貼,不是以舊換新,不以“交舊”為前提。
根據目前工作調度情況,全國各地將從1月20日開始陸續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具體實施時間以當地通知為準。
多家電商平臺或迎銷售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國補政策實施前夕,多家電商平臺也在積極備戰即將到來的銷售高峰。
京東方面對記者表示,目前,京東已經做好了承接手機、平板等數碼產品國補優惠的落地準備工作,將第一時間上線國家補貼會場。此外,京東聯合手機數碼廠商已提前備足超千萬手機數碼國補商品。同時,京東聯合小米、榮耀、華為、OPPO、一加、紅魔、真我、努比亞、三星、魅族、聯想moto等廠商發起手機國補換新行動。
此前消息顯示,天貓也已承接手機、平板等數碼產品國補優惠的落地準備工作。目前蘋果、華為、小米、vivo、榮耀、OPPO、一加、三星、iQOO、聯想、小天才、Garmin、amazfit等品牌正在籌備上線天貓國補中。淘寶App已上線“政府補貼”專區,隨著各省市補貼線上發放工作的開啟,新增品類的補貼將第一時間落地。
智能手機市場正在加速復蘇
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正在加速復蘇。
1月14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全球季度手機跟蹤報告》初步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4%,達3.317億部,連續第六個季度保持增長,2024年全年同比增長6.4%,出貨量達到12.4億部,標志著在經歷了兩年下滑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現了強勁復蘇。
Canalys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內地智能手機市場全年出貨量達2.85億臺,在兩年的下跌后順利迎來復蘇,同比溫和增長4%。vivo以17%份額領跑全年市場,出貨量達4930萬臺。華為排名第二,出貨4600萬臺,同比37%的增長亮眼。蘋果、OPPO、榮耀緊隨其后分別排名第三、第四、第五,市場份額均為15%凸顯了競爭的白熱化。2024年第四季度,受益于高端旺季、備貨國補、年末促銷的勢能釋放,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率為5%,出貨量7740萬臺。
不少券商也看好國補政策對消費電子產業鏈帶來的刺激。世紀證券研報認為,本次補貼落地有望拉動國內消費電子景氣度上行,中低端產品刺激程度大于中高端產品,建議關注國內消費電子產業鏈,如消費電子代工、零部件及SOC相關上市公司。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消費電子國補政策出臺,補貼比例和補貼額度符合預期,但補貼產品單價限制6000元以內并無預期。消費電子補貼對產業鏈的影響既體現在縮短換機周期,也體現在促進產品高端化升級(價),利好國內安卓機型換機及份額提升。興業證券指出,從國內品牌市占率角度,安卓更為受益。2024年全年國內手機市場銷量約2.8億臺,補貼政策對整體手機銷量的拉升作用預計將集中釋放。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