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十周年之際,多項互聯互通優化措施正在積極推進。11月26日,在港交所舉辦的第二屆HKEX中國論壇上,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透露,多項互聯互通優化措施的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目前,我們正在與滬深交易所就滬深港通納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機制以及人民幣柜臺納入港股通交易等優化措施進行緊密合作,希望可以盡快落實,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和便利”。
陳翊庭表示,10年來,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運作順暢,投資范圍不斷擴大,從滬港通延伸到深港通、再到債券通和互換通,服務持續優化升級,成交活躍度不斷提高,為香港和內地市場帶來了雙贏。
以滬深港通為例,截至今年9月底,滬港通和深港通在過去10年累計成交177萬億元。今年前10個月,滬深股通和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額分別達到1363億元及439億港元,分別占內地股市和香港股市總成交額的7.3%和17.2%。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內地和香港市場互聯互通的10年發展歷程,不僅鞏固了兩地市場的合作,更讓內地資本市場和國際市場緊密相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互聯互通不僅大力推動了內地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超級聯系人的地位。”陳翊庭說,“目前,滬深港通已經成為國際投資者交易和持有A股的主要渠道,有將近77%的外資通過這個渠道持有內地股票。”
上交所國際合作部總監張斌表示,互聯互通機制的創新,極大地改善了兩地資本市場的投資生態,“滬港通機制已為我國資本市場開放樹立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深交所國際合作部總監陳峰也表示,互聯互通機制是A股對外開放的里程碑事件。其中,深港通已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窗口、全球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橋梁紐帶之一。截至2024年11月15日,超過130個國家或地區的國際投資者參與深股通交易,累計成交額93萬億元。
今年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包括進一步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產品范圍,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柜臺納入港股通以及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等。其中,滬深港通ETF擴容今年7月已順利實施。
陳翊庭透露,對于已經在A股上市的企業,如果符合一定的條件,在香港交易所申請上市時可以進入快速審批流程。
在陳翊庭看來,隨著中國內地在全球經濟和低碳轉型中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中國內地資本市場可以為世界提供更大的投資機遇,國際投資者對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比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互聯互通機制還有巨大的潛力有待開發。
“未來,香港交易所將繼續與內地合作伙伴和市場各方通力合作,不斷拓展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不斷豐富產品和服務,連接中國與世界,連接資本與機遇。”陳翊庭說。
張斌表示,上交所將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構建一個穩定且可預期的投資環境,同時傾聽國際投資者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講好滬港通的故事,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并分享中國經濟的成長。
陳峰表示,深交所將持續研究深港通其他優化措施,營造有利于吸引、留住長期投資者的資本市場生態環境,同時愿與港交所一道推動深港通朝著全面聯通的方向不斷向前發展,為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繁榮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