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已走過32年時光的金融科技發展獎,近日公開了它2023年度的獲獎項目名單。作為中國金融業唯一的部級科技類獎項,新一屆獲獎項目及其完成單位,立即引起關注。相比以往,今年新增了“專項獎”,共有10家機構獲得了“微創新獎”;股份制銀行中,中信銀行獲獎數量最多;國內消費金融機構首次獲獎,由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馬上消費”)摘得。
在金融機構類型上,作為其中獲獎最多的金融機構類型之一,銀行業共拿下8個一等獎。今年特等獎依然空缺,一等獎繼續由六大行領銜。建行、工行、農行、交行、郵儲銀行、中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國泰君安證券、中證登、上交所、深交所等機構獲得了一等獎。
在區域上,西南地區經濟重鎮的重慶市本次兩項金融“硬科技”成果獲獎,分獲二等獎與三等獎。這兩項成果分別是由馬上消費完成的“金融大模型智能服務平臺”項目與重慶農商行的“分布式信用卡核心建設及異構數據平滑遷移”。其中,馬上消費拿到這份“金發獎”二等獎,位列42位,是國內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本屆“金發獎”評選中收獲的唯一獎項, “金融大模型智能服務平臺”也是本次唯一獲獎的零售金融大模型平臺。
馬上消費“金融大模型智能服務平臺”榮獲2023年度金融科技發展獎二等獎
從“銀發獎”到“金發獎” 金融科技成果節節攀升
共有621個項目申報2023年度金融科技發展獎,最終共有257個項目獲獎 制圖:安安
金融科技發展獎是中國金融行業唯一部級科技獎項,由中國人民銀行于1992年設立。這個獎項被認為是展現我國金融業科技創新最新成果、最高成就的獎項,評選范圍涵蓋銀行、保險、基金、證券、支付等金融機構的科技創新成果。金融科技發展獎的含金量極高,獲獎項目被認為是行業創新的風向標,對促進金融行業科技創新、表彰優秀科技成果、營造良好科技交流氛圍、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準確而言,“金發獎”前身為“銀行科技發展獎”。顧名思義,“銀發獎”重點關注的是銀行業金融科技創新成果。1992年起,中國人民銀行開始舉辦“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領導小組會議”并對外公示上一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結果。
從功能上看,據中國人民銀行此前披露的“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領導小組會議”介紹,“銀發獎”始終積極發揮銀行業科技成果挖掘、引導、評審、交流及推薦等功能,有力地促進了金融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對于促進我國銀行業改革與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起到重要作用。
為了使“銀發獎”的評審工作更加規范,2002年9月時中國人民銀行還專門下發《關于印發銀行科技發展獎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對各個等級獎項標準等內容做出詳細規定。
例如,《通知》規定,二等獎項目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技術難度較大,對促進金融行業科學進步具有較大作用,經實踐驗證有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三等獎項目則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有一定技術難度,對促進銀行行業科技進步有一定作用,經實踐證明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從“銀發獎”到“金發獎”不僅是參與其間金融機構類型的“擴軍”,更體現了近年來各類型金融機構圍繞數字金融建設、金融科技成果節節攀升的具體體現。
為提高金融機構的數字化程度,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工信部等相關部門近年出臺了多項政策,從頂層設計、數據治理、技術創新、應用能力、風險管理、人才培養等多個維度全面部署。特別是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近年來黨和國家及有關部門關于促進發展金融科技及布局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而出臺的政策匯總
隨著政策體系的不斷優化和完善,數字金融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金融科技的投入也逐年上升。依據艾瑞咨詢和前瞻研究院提供的數據,截至2023年末,持牌金融機構累計金融科技投入規模達到3727.8億元,預計這一規模至2027年時將達到5861.2億元。
2019-2027年中國金融機構科技投入情況
重慶金融硬科技實力“打造記”
“真金白銀”投入之下,是金融硬實力的提升。“金發獎”得主們就是最好的實證。
馬上消費 “金融大模型智能服務平臺”是本次唯一獲獎的零售金融大模型平臺。該項目主要是基于馬上消費自主研發的天鏡系列大模型和多層防御安全體系,能拓展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營銷、風控、客服等場景中的規模化應用,提高金融服務精準度、效率和個性化水平。
以智能營銷場景為例,該平臺可以根據客戶的問題生成個性化的應答方案,形成一套適用于銀行、保險、消費金融等零售金融細分領域的通用大模型與行業專用模型協同發展解決方案,支持提供“千人千面”、個性化、更加親民的數字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已服務300家金融機構。
同樣,本次由重慶農商行完成的“分布式信用卡核心建設及異構數據平滑遷移”項目,也是該行以金融科技賦能全行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案例。據悉,重慶農商行的信用卡系統整體建設始于2009年的托管階段;自2021年開始進入自主階段;2023年至今則是該行信用卡系統建設的分布式階段,即對該行信用卡系統底層基礎平臺和應用層進行分布式重構。
近年來,重慶深入實施“智融惠暢”工程,高水平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其中,發展金融科技是重點工作之一。截至今年9月,重慶在金融科技改革創新方面已形成多個全國“首批”“首個”“率先”等標志性成果。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金發獎是對金融科技創新成果的最高認可,獲獎項目被認為是行業創新的風向標。“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渝企在科技創新之路上闖出成績,為全國金融科技發展注入新活力。” 田利輝說。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金發獎”外,數字金融建設如火如荼,各類金融機構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一批重大標志性金融硬科技成果正在形成中。毫無疑問,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金融科技應用,在重點領域持續深耕,提高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筑牢金融業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防線,將促進行業科技水平整體提升,也將激活更大社會、經濟活力。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