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的春禾時裝,看上去其貌不揚。低矮的雙層灰色小樓,很難將之與“服裝工廠”聯系起來,更遑論“智能服裝工廠”一詞。
然而,就是在這里,年輕的設計師只需要輕點鼠標,輸入服裝款式、材質、顏色等信息,幾秒鐘后,多種新潮款式的服飾就躍然而出。不僅如此,服裝品牌方給出的最新潮流線稿,即便是寥寥幾畫,也能在AI大模型的“筆下”,快速呈現成衣效果。此后,經過打板、剪裁、縫制、檢驗等流程,最終成衣將遠銷歐美等海外區域。
這是AI大模型在服裝行業的落地。作為今年新質生產力的熱門詞之一,人工智能已然成為當前最具討論度的話題。不過,這遠不能涵蓋當前各行各業涌現出的諸多前沿技術實踐。
通過中藥安心達的“智慧大腦”,上海普通市民能夠隨時在手機端“隨申辦”APP一鍵查詢自己的中藥飲片處方明細、代煎配送信息,甚至是中藥飲片的溯源信息;而在上海崇明島上的中遠海運重工園區內,碼頭、門機、工程車的調度井然有序,其中運轉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統,讓中遠海運重工的工作人員能夠一屏掌握吊運、駁運資源進展,實時統一調度管理。
新質生產力風起云涌。在新技術撲向千行百業的過程中,積極擁抱技術的企業,正在踏向更具想象空間的未來。
AI“放飛”服裝設計靈感
作為我國紡織服裝的重要出口基地,寧波整體服裝產業規模達千億元級別。
盡管按照春禾時裝常務副總段寶權的說法,春禾時裝“只能算行業內的中小企業”,但就是在這里,春禾時裝每年會面向海外高端設計師品牌客戶出品超過7000個款型,每天設計新款超20個。平均價格約300美元的各類高檔服飾遠銷海外,成為海外高檔大牌背后的“隱形力量”。
據介紹,春禾時裝專注于小批量、多品種的高檔時裝,提供全品類一站式供應鏈服務。不過,由于自身業務檔次高、批量小、款式多,在春禾時裝過往的設計、打板、生產過程中,存在諸多的難點。
“原來我進行服裝設計要翻閱大量的當季時裝款式進行企劃,并手工繪制草圖,從草圖到最終的樣衣效果呈現,需要三到五天,”春禾時裝設計師苑銘洋告訴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中間還要進行大量的溝通與調整。”
如今,隨著人工智能數字化技術的落地,裝上“AI大腦”的春禾時裝,開始有了新的變化。
“現在使用LINKHAND AI以后,可以直接上傳當季的流行款式,五到十秒系統就會給出各種可借鑒的成衣效果,并且是模特試穿的最終效果,這樣讓我的設計效率大大提升?!痹枫懷蟾锌?,“我甚至可以邊畫草圖邊隨時進行線稿成款,再根據成衣的效果進行草圖的調整,這就像用了時空傳送門一樣,可以直接根據結果來調整過程?!?/p>
苑銘洋口中的LINKHAND AI,是依托浙江移動“5G+算網能力”和九天大模型、領航工業互聯有限公司研發的服裝行業智能設計服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設計師能夠輕松利用AIGC創意設計、大數據分析等能力,在縮短80%以上的研發周期下完成服裝的整體設計。
需要注意的是,在LINKHAND AI平臺上擁有諸多巧思。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LINKHAND AI平臺囊括“面料試衣”“線稿成款”“款式拓展”“靈感創作”“圖案創意”“智能版庫”等一系列功能應用,簡便易用,上手性極強。
“如果想讓AI的能力適用于服裝中小企業,那就需要將功能做的足夠‘傻瓜化’,不用輸入提示詞、不用進行復雜的模型訓練,就可以隨時生成高度符合企業需求的服裝設計作品。”領航工業互聯有限公司總經理董觀靈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而這,有賴于領航團隊多年來積累的服裝行業數字化的經驗與數據基礎。
同時,底層大模型的能力也至關重要。據了解,LINKHAND AI是在中國移動九天大模型的加持下,由浙江移動融入5G+算網能力,從而打造出的集服裝款式、面料與版型等研發功能于一體的服務平臺。
不過,這只是AI大模型在服裝制造領域落地的第一步。據介紹,春禾時裝計劃加深與中國移動、領航的合作,在線下建立數字化中央版房快反中心,通過AI的賦能將春禾的快反能力共享給寧波服裝行業。段寶權指出,這個計劃的推進,會在某些方面顛覆寧波服裝行業的生產邏輯,極大增強寧波服裝中小企業的設計能力,助力整個行業從OEM向ODM轉型。
中藥全流程“安心達”
上午10點,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康橋中藥飲片廠,開始陸續收到來自長三角各大醫院的中藥處方。
緊接著,智慧藥房開始“上工”。在智能技術的加持下,不同藥方中約70%的藥材自智能倉分揀后流轉至藥框,再由人工核查、添加剩下30%分揀難度較高的藥材。配藥完成后,經過藥材包裝入桶、機器全自動注水等環節,直至煎藥機煎煮約1小時后,各色中藥材演變為市民患者所需的飲片,完成包裝、物流發配。
盡管流程冗長,但上海康橋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維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日頭批的煎成藥,會在當天下午送達市民手中。不僅如此,市民打開“隨申辦”手機客戶端中“中藥安心達”板塊,還可一鍵查詢處方明細、代煎配送信息。
個中奧秘,在于每款中藥配備的獨一無二的“身份碼”。這個“身份碼”不僅貫穿于諸如康橋中藥所涉的代煎藥環節,更可追溯至中藥生產基地的源頭。此后,經歷運輸、加工、質檢、配送等環節,相關數據持續植入,從而實現“中藥種植-飲片生產流通-處方流轉-飲片代煎-中藥配送”全環節流程信息“上云”。
這樣的全流程信息,匯總至市民手中,便是一個信息清晰的飲片界面,從而獲取更便捷的中藥服務。匯總至各級管理部門,便是可“一屏觀全鏈”、來可查、去可追、責任可究的中藥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統,便于各監管部門全流程協同管理,有效提升中藥飲片管理能級,提升中藥品質。
上海市中藥行業協會秘書長孫帆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介紹稱,中藥飲片從種植、采集,到生產、加工、應用,流程復雜,多頭管理,因而很容易混入假藥、劣藥,對于藥品質量的把控,也成為中藥飲片患者的極大需求。因此,建立“從田頭到床頭”的“中藥安心達”可追溯飲片系統,其實折射出行業的痛點與需求。
不過,另一個問題在于,透明化的操作節點之外,如果登記代煎、配送的信息不準確、甚至被篡改,依然無法確保飲片的代煎質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在“中藥安心達”的質量追溯體系中,融入了具備去中心化、數據透明和不可篡改、可追溯性、智能合約優勢的區塊鏈技術。
據參與“中藥安心達”項目的上海移動行業客戶拓展中心顧洪飛介紹稱,上海移動運用5G、區塊鏈、分布式數據庫等技術,基于上海中藥行業協會行業標準,形成溯源標準數據接口協議以及數據預警和治理機制,構建了高質量數據集,為探索代煎配送全流程規范化管理和飲片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新模式提供數據基礎,從而將中藥飲片服務信息全流程納入閉環管理。
而優質、可追溯的中藥飲片服務,會讓患者“用腳投票”,選擇能夠支持飲片“上云上鏈”醫療機構,從而形成以優質優價的中藥服務推動平臺試點進一步鋪開的正循環。孫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在上海“中藥安心達”平臺上,已經在試點的中藥有40多種,到年底預計達到70多種;試點醫療機構目前為35家,到年底預計可達到70家。
“聰明”的船舶物流系統
如果說服飾、中藥等場景的新技術落地,更多是貼合普通的消費者。那么,在海運中的現代商船裝備制造,可謂是“大國重器”,也牽連著更復雜多變的供應鏈與場景。
作為現代商船建造的領跑者,中遠海運重工的痛點,極具代表性。資料顯示,中遠海運重工擁有9家大中型船廠,年可建造各類商船750多萬載重噸,已交付各類船舶860余艘,其中10多個船型填補了中國造船業的空白。
但造船二字說來容易,實際過程可謂是難以想象的復雜。尤其是船舶修理和改裝環節,涉及大量的零部件供應、物流調度,疊加隨時變化的彈性需求,場景極度復雜。
“與造船按標準流程產出的標準化產品不同,船舶修理更是我們與客戶雙方協商的過程,客戶的需求可能增加或減少、非標準化,就會造成作業需要隨客戶要求不斷變化。”上海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火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但如今,在智能技術的加持下,問題有了新的解決思路。
據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進行園區的吊運駁運的數字化軟件平臺系統、園區電子地圖功能的開發,車輛時空信息、門機運行信息的數據采集,并基于研究院工業能源低代碼,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等能力,中國移動幫助中遠海運重工搭建起覆蓋全廠區14個碼頭、35臺門機、90余輛工程車的數字孿生地圖,從而建立一套包括數據收集、任務管理、智能調度、狀態可視化和智能決策等功能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統。
“每天計劃直接系統排了,基本不需要人工排期?!备呋饦s指出,“包括在協調計劃的時候,工作人員擺脫了過去的‘背靠背’,互相能看到彼此的計劃,系統內部一目了然,每天可能只需要兩三個小時,就能把門機、設備等資源的空置情況協調好,從而更高效地進行生產。”
事實上,統一調度中心與可視化的管理,能夠幫助現場工作人員和后臺管理人員實時了解吊運、駁運等物流資源占用情況,將吊駁運的申請、協調、審批、計劃、派工等電子化、數字化。據高火榮介紹,通過該系統的應用,目前整個流程能夠提升運輸效率25%以上,節約調用時間30%以上。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