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以“創新協同長三角,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第六屆長三角地區國資國企聯席會議在浙江杭州召開。會上舉行了長三角國資百企聯盟創新子聯盟成立儀式,發布了《長三角國資國企發展新質生產力倡議書》,為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構建長三角國資國企合作發展“大格局”注入新動力。
長三角三省一市地緣相近、水氣相連。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牽引”下,滬蘇浙皖立足各自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各揚所長協同創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10月末,長三角三省一市2024年前三季度經濟“答卷”出爐,長三角三省一市前三季度的GDP總量創新高,達23.2萬億元,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作出全面部署。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率先探路、勇挑大梁。
會上,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副局長尚鵬表示,國資央企將與長三角地區在產業發展、技術創新、集群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和創新發展動能,共同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力量。希望長三角國資國企深入研究產業發展重大命題,把立足產業導向謀篇布局放在“十五五”規劃編制的關鍵位置,把發展戰新產業放在國資國企改革的突出位置,把科技創新擺在企業發展的核心位置,加強跨區域協同和對外合作,共建創新聯合體,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浙江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董貴波表示,以深化改革進一步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未來浙江國資國企和長三角國資國企協同發展主攻方向。浙江國資國企愿與長三角國資國企更高水平開展更全面更深入的協同合作,圍繞強互補、錨定高質量、緊扣一體化,共同推動科技創新跨區域合作、產業升級跨區域聯動、基礎設施跨區域銜接,把企業自身優勢變為區域優勢,共拉長板提升國資國企發展整體效能。
近年來,長三角國資國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攻堅核心技術、優化產業布局、突破轉型升級、迭代管理體系,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打造國有企業創新策源地,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
如,浙江省能源集團牽頭共建的白馬湖實驗室充分發揮以企業創新為主體、校企共建優勢,領辦實施了無人智能清艙裝備等近40項國家級、浙江省級重大研發項目,為培育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提供創新源。
上海交易集團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積極發揮上海要素資源市場龍頭帶動作用,不斷延伸交易鏈、服務鏈,為企業提供國有產權等綜合交易服務,以及綠色低碳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等集成服務,服務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
為進一步提升長三角地區國資國企科技創新力、產業引領力,會上發布了《長三角國資國企發展新質生產力倡議書》,倡議突出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推進高層次協同開放,改革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促進資本、技術、管理、數據等資源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合力構建開放包容的協同創新生態。
現場還舉行了長三角國資百企聯盟創新子聯盟成立儀式。據悉,這是長三角國資百企聯盟下設的第一個專業子聯盟,在三省一市國資委大力支持下,由浙江省能源集團等4家企業牽頭組建。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行業的20家國企成為首批成員單位。
該聯盟成立以后將促進長三角國企之間,國企與高校院所的深度融合、創新協同,高效利用長三角區域內的優質資本、關鍵資源、先進技術、拔尖人才,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同時建立創新型企業“朋友圈”,通過開展科技創新交流活動,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