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蘇軸股份生產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簾:一臺臺精密設備開足馬力,一塊塊鋼材被精準切割、打磨,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工序后組裝成為一顆顆精密軸承hellip;hellip;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凈利潤雙雙實現兩位數同比增長,我們積極開拓航空航天、工業自動化、機器人、高端裝備等市場,加大國內品牌汽車的拓展,業績持續回暖。公司董事長張文華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記者梳理剛剛披露收官的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發現,今年前三季度,受政策支持、新技術賦能、需求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消費電子、半導體、生豬養殖、航空等多個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暖意正濃。
景氣度持續提升
前三季度,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復蘇明顯,市場需求穩步提升,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主營各類精密金屬零組件產品的福立旺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福立旺實現營業收入9億元,同比增長28.58%;歸母凈利潤6515.89萬元,同比增長29.89%。
福立旺前三季度業績的快速增長是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提升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在AI賦能的驅動下,PC、手機等銷量提升明顯,帶動產業鏈上市公司持續受益。如主營印刷電路板的滬電股份,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達18.48億元,同比增長93.94%;主營聲光電精密零組件及精密結構件、智能整機、高端裝備的歌爾股份,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達23.45億元,同比大增162.88%。
在今年行業景氣度大幅提升的背景下,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同樣增長明顯。以總市值逾2000億元的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為例,公司日前披露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7.75億元,同比增長16.64%;歸母凈利潤104.81億元,同比增長668.9%。
其他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同樣賺了個盆滿缽滿:溫氏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53.84億元,同比增長16.53%;歸母凈利潤64.08億元,同比增長241.47%;新五豐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48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新希望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1.53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巨虧38.58億元,實現大幅扭虧為盈。
航空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也是一飛沖天。其中,中國國航前三季度凈利潤13.62億元,同比增長72.06%;華夏航空前三季度凈利潤3.07億元,同比增長143.96%;南方航空前三季度凈利潤19.65億元,同比增長48.86%;中國東航前三季度虧損1.38億元,同比減虧。
多因素提升行業暖意
隨著政策效果的進一步釋放和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加快布局,國內招聘市場正在經歷結構性的復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成長,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科銳國際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重視國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機遇,緊抓出海浪潮,重點推進大客戶及區域客戶的布局,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實現增長。
政策東風之外,還有市場的暖風。以航空業為例,中國航協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季度理事單位信息溝通會上表示,在需求旺盛和人民幣升值的共同利好下,前三季度航空公司整體盈利201.2億元,同比增長107.7%,累計實現盈利的航空公司達到20家。
面對市場好轉,上市公司搶抓機遇、積極主動作為促進了業績的提升。捷捷微電表示,面對半導體行業的溫和復蘇,公司今年以來聚焦主業發展方向,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綜合產能有所提高,產能利用率保持較高水平。同時,公司緊緊抓住功率半導體器件國產化契機和產品結構升級與客戶需求增長等因素,拓寬下游應用領域,實現了核心業務板塊在IDM模式下的有效提升,實現了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雙雙增長。
除了順勢而為,上市公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精耕細作,也是業績回暖的重要因素。除了消費電子市場持續復蘇、終端市場回暖外,公司同樣也在深入挖掘市場潛力,使得營收規模有所提升。菲沃泰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正將納米鍍膜技術應用到更多定制化復雜場景,在醫療器械、風機馬達、汽車零部件等各個領域拓展業務。
降本增效,同樣是上市公司業績回暖的重要驅動力。今年以來,旅游市場在持續復蘇的整體趨勢下呈現出消費分層、多元化和偏謹慎的新特點,我們積極適應消費新格局,基于對文旅市場的長期發展判斷,持續挖掘景區、旅游服務、整合營銷、酒店等細分板塊產品的內容空間、延展消費場景、提升服務品質,利用新媒體拓寬渠道和流量入口,并不斷優化成本和費用管控,實現財務費用同比下降,人效提升。中青旅表示。
企業積極備戰未來
展望第四季度,伴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積極推進,商旅出行需求有望持續恢復,公司將繼續圍繞核心戰略,持續打造競爭優勢,以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注意到,首旅酒店在三季報中的表態,同樣是不少上市公司積極提升發展質量、努力提升業績的態度體現。
部分上市公司盡管今年以來業績不佳,但已積極采取措施,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結合前三季度的經營情況,深刻反思快速變化市場中的風險意識問題,將緊抓國內經濟向好及政策利好帶來的發展機遇,在數字化業務方面,努力提升自動化業務毛利率,拓展信息化業務市場。海得控制相關負責人表示。
樂普醫療同樣表示,公司現階段的調整主要著眼于為明年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做準備,公司醫療器械板塊明年收入預估增長15%,集團運營中心已對各子公司和事業部下達了嚴格的收入、利潤雙重指標。
部分行業積極信號不斷涌現,預期將對第四季度業績帶來提振。如航空業,今年國慶期間出行需求旺盛。據民航局披露的數據,全國民航累計發送旅客近1610萬人次,日均230萬人次,日均旅客量較2019年十一假期增長22%,相比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增長11%。
再比如鋼鐵行業,近期寶鋼、鞍鋼、本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公布了2024年11月份產品價格調整政策,均在10月份的基礎上大幅上調出廠價,每噸最高上調600元。在需求回暖等因素支撐下,近期鋼材價格快速上漲,這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提升鋼企盈利水平。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表示。
走進蘇軸股份生產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簾:一臺臺精密設備開足馬力,一塊塊鋼材被精準切割、打磨,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工序后組裝成為一顆顆精密軸承hellip;hellip;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凈利潤雙雙實現兩位數同比增長,我們積極開拓航空航天、工業自動化、機器人、高端裝備等市場,加大國內品牌汽車的拓展,業績持續回暖。公司董事長張文華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記者梳理剛剛披露收官的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發現,今年前三季度,受政策支持、新技術賦能、需求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消費電子、半導體、生豬養殖、航空等多個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暖意正濃。
景氣度持續提升
前三季度,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復蘇明顯,市場需求穩步提升,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主營各類精密金屬零組件產品的福立旺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福立旺實現營業收入9億元,同比增長28.58%;歸母凈利潤6515.89萬元,同比增長29.89%。
福立旺前三季度業績的快速增長是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提升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在AI賦能的驅動下,PC、手機等銷量提升明顯,帶動產業鏈上市公司持續受益。如主營印刷電路板的滬電股份,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達18.48億元,同比增長93.94%;主營聲光電精密零組件及精密結構件、智能整機、高端裝備的歌爾股份,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達23.45億元,同比大增162.88%。
在今年行業景氣度大幅提升的背景下,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同樣增長明顯。以總市值逾2000億元的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為例,公司日前披露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7.75億元,同比增長16.64%;歸母凈利潤104.81億元,同比增長668.9%。
其他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同樣賺了個盆滿缽滿:溫氏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53.84億元,同比增長16.53%;歸母凈利潤64.08億元,同比增長241.47%;新五豐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48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新希望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1.53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巨虧38.58億元,實現大幅扭虧為盈。
航空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也是一飛沖天。其中,中國國航前三季度凈利潤13.62億元,同比增長72.06%;華夏航空前三季度凈利潤3.07億元,同比增長143.96%;南方航空前三季度凈利潤19.65億元,同比增長48.86%;中國東航前三季度虧損1.38億元,同比減虧。
多因素提升行業暖意
隨著政策效果的進一步釋放和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加快布局,國內招聘市場正在經歷結構性的復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成長,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科銳國際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重視國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機遇,緊抓出海浪潮,重點推進大客戶及區域客戶的布局,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實現增長。
政策東風之外,還有市場的暖風。以航空業為例,中國航協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季度理事單位信息溝通會上表示,在需求旺盛和人民幣升值的共同利好下,前三季度航空公司整體盈利201.2億元,同比增長107.7%,累計實現盈利的航空公司達到20家。
面對市場好轉,上市公司搶抓機遇、積極主動作為促進了業績的提升。捷捷微電表示,面對半導體行業的溫和復蘇,公司今年以來聚焦主業發展方向,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綜合產能有所提高,產能利用率保持較高水平。同時,公司緊緊抓住功率半導體器件國產化契機和產品結構升級與客戶需求增長等因素,拓寬下游應用領域,實現了核心業務板塊在IDM模式下的有效提升,實現了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雙雙增長。
除了順勢而為,上市公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精耕細作,也是業績回暖的重要因素。除了消費電子市場持續復蘇、終端市場回暖外,公司同樣也在深入挖掘市場潛力,使得營收規模有所提升。菲沃泰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正將納米鍍膜技術應用到更多定制化復雜場景,在醫療器械、風機馬達、汽車零部件等各個領域拓展業務。
降本增效,同樣是上市公司業績回暖的重要驅動力。今年以來,旅游市場在持續復蘇的整體趨勢下呈現出消費分層、多元化和偏謹慎的新特點,我們積極適應消費新格局,基于對文旅市場的長期發展判斷,持續挖掘景區、旅游服務、整合營銷、酒店等細分板塊產品的內容空間、延展消費場景、提升服務品質,利用新媒體拓寬渠道和流量入口,并不斷優化成本和費用管控,實現財務費用同比下降,人效提升。中青旅表示。
企業積極備戰未來
展望第四季度,伴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積極推進,商旅出行需求有望持續恢復,公司將繼續圍繞核心戰略,持續打造競爭優勢,以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注意到,首旅酒店在三季報中的表態,同樣是不少上市公司積極提升發展質量、努力提升業績的態度體現。
部分上市公司盡管今年以來業績不佳,但已積極采取措施,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結合前三季度的經營情況,深刻反思快速變化市場中的風險意識問題,將緊抓國內經濟向好及政策利好帶來的發展機遇,在數字化業務方面,努力提升自動化業務毛利率,拓展信息化業務市場。海得控制相關負責人表示。
樂普醫療同樣表示,公司現階段的調整主要著眼于為明年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做準備,公司醫療器械板塊明年收入預估增長15%,集團運營中心已對各子公司和事業部下達了嚴格的收入、利潤雙重指標。
部分行業積極信號不斷涌現,預期將對第四季度業績帶來提振。如航空業,今年國慶期間出行需求旺盛。據民航局披露的數據,全國民航累計發送旅客近1610萬人次,日均230萬人次,日均旅客量較2019年十一假期增長22%,相比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增長11%。
再比如鋼鐵行業,近期寶鋼、鞍鋼、本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公布了2024年11月份產品價格調整政策,均在10月份的基礎上大幅上調出廠價,每噸最高上調600元。在需求回暖等因素支撐下,近期鋼材價格快速上漲,這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提升鋼企盈利水平。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表示。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