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工程師在給訂單班學生上課
東莞德普特公司的技術骨干給訂單班學生做實操授課
從此前的送學生到廣東讀書,到校企合作,把專業人才請進來規模化培養學生……新快報記者日前了解到,近幾年來,在粵黔協作新模式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中等職業學校先后與廣東美的集團、東莞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簽訂了“訂單班”合作,探索廣東制造業+惠水人才培育新模式,產生出多贏效果:為企業培育輸送動手能力強的實用人才、帶動惠水當地產業人才發展、助力勞動力就業增收……
通訊員 蘭洋 余雷 曾麗嬌
開創人才培養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在中職人才的協作培養方面,惠水縣此前曾按分配名額鼓勵學生到廣東享受免學費就讀中職學校。2021年,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廣州市荔灣區和黔南惠水縣開始結對幫扶后,在兩地的推動下,創新推出了企校合作新培養模式。惠水縣中等職業學校先后與廣東美的集團、東莞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簽訂“訂單班”合作。
惠水縣中等職業學校招就辦主任余航介紹說,訂單班2021年開始合作謀劃,2022年正式招生,目前在校的“訂單班”學生有400多人,其中“美的訂單班”約150人,“德普特訂單班”接近300人,明年7月份即將有首批學生畢業。根據合作協議,合作企業每個學期至少須派出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開展至少一個月的授課。第五個學期,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分類高考繼續升學或者到企業實習。經企業面試后到企業實習后,基本就可以留在企業工作了。
優秀學子將入職大企業
自與學校達成合作后,美的集團先后投入120余萬元用于教學設備使用和機器人實訓室的創建,并派出技術骨干劉永貴將企業文化和技能帶到學校。劉永貴是一名工業機器人工程師,有著十余年的技術經驗。
劉永貴對工業機器人技術的執著與喜愛,深深影響著惠水縣中等職業學校“美的訂單班”的第一屆學生吳銘圣。當第一次接觸到工業機器人這項技術后,吳銘圣便深深地被吸引住,經常在課后與劉永貴探討交流。經過兩年的在校理論學習,今年吳銘圣迎來了實習,但因家庭情況不得不放棄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選擇留校實習。盡管如此,吳銘圣并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學習機會。因其優異的表現和扎實的基本功,在劉永貴的申請下,畢業后吳銘圣將直接入職美的集團。“我很幸運成為‘美的訂單班’的一員,企業為我鋪開了一條走向世界的道路。”吳銘圣說,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為像劉永貴老師那樣厲害的工程師。
“德普特訂單班”開班以來,公司先后投入教學設備資金200萬元,并長期委派專業技術老師在校授課。為讓學生完成學業,公司還以班為單位分設獎、助學金資助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生。羅亞平便是其中一位。2023年羅亞平因中考失利進入到職校學習,成為“德普特訂單班”的一員。一年多來,羅亞平在學習上十分努力,其間獲得了多項榮譽,成為企業愛心資助到大學畢業的對象。記者見到他時,他正仔細地聽著老師實操講解。羅亞平開心地說:“進入‘德普特訂單班’,不僅學到了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開闊了視野,更讓我有了新的人生目標和方向。”
鼓勵更多粵企加入訂單班培養
惠水縣中等職業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楊本陸表示,訂單班的培養拓寬了學生就業渠道和就業質量。下一步學校將在粵黔教育協作的推動下,加大對師資力量、學生技能的培養,特別是將引入廣州中西心理健康咨詢公司來推進學校以及全縣的心理健康工作,適應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惠水縣委常委、副縣長,廣東粵黔協作黔南工作組惠水小組組長李凌波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西部企校合作“訂單班”的模式既讓中職學生告別了就讀路途遠、負擔重、就業難的限制,帶動了本地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變化,促進了當地勞動力的就業,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的發展人才,實現了多贏的效果。工作組下一步將鼓勵更多有實力的廣東企業加入惠水“訂單班”中來,助力惠水職業教育振興和人才振興。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2021年以來,荔灣區23所學校與惠水縣35所學校結對,形成了緊密的教育協作網絡。荔灣區與惠水也派出多名教師跨越山海,加入兩地教育大家庭,同時圍繞管理、教學、師資培養等多個維度深度交流,推動了教育均衡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