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的“襲擊”并未削減傳統佳節的氛圍。今年的中秋假期,人們出門旅行、就餐、購物、看電影的熱情高漲,國內出游1.07億人次,中秋檔全國電影票房達到3.89億元,全國重點監測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5%,消費市場的火熱帶出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短途游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
雖然中秋的假期只有三天,但出游已成為人們度過節假日的重要選擇。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顯示,今年的中秋假期,全國國內出游1.0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6.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510.47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8.0%。
假期三天,以短途休閑旅游為主的“微度假”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歡迎,自駕、乘坐高鐵等成為主要交通方式。旅游平臺攜程旅行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的中秋假期,同省酒店訂單占比達到50%以上,國內周邊游的熱門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廣州、南京、深圳、重慶、天津和蘇州。
經歷了暑期的酷熱,不少游客選擇了到郊野感受秋天的豐收和大自然的秋意。在攜程度假農莊永泰赤錫店,農莊的稻谷正值成熟期,限定收割活動讓游客們可通過親手割稻子體驗收獲的喜悅。中秋期間,部分攜程度假農莊的間夜量翻倍,最高提升至600%。北京、烏魯木齊、西寧、呼倫貝爾和大同等地,則成為包車游的熱門目的地,遠道而來的游客們選擇包車出行,吹吹塞外的風、欣賞沙漠上的月亮,享受浪漫至極的體驗。
與此同時,由于臺風的影響,海南、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不少游客則相繼選擇遠離臺風區出游。浙江、海南用戶出境游訂單量較端午假期增長超過20%。
文旅市場活力綻放
除了出門旅行,看場電影、逛逛博物館、感受傳統民俗也是不少人過節的選擇。
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4年中秋檔全國電影票房達到3.89億元,觀影人次957萬,其中國產影片票房為3.32億元,占比為85.35%。《野孩子》以1.23億元的票房拔得頭籌,《一雪前恥》《出走的決心》《祝你幸福!》《重生》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重視。今年的中秋假期,各地舉辦燈會、舞火龍、拜月等文化活動,營造濃郁佳節氛圍,讓人們在享受團聚溫暖的同時,體悟傳統文化魅力。熱門文博場所“吸睛”,大批市民游客在博物館里游覽觀展。國家藝術院團奉獻精彩的線下線上展演,多地演出市場活躍,給廣大觀眾帶來豐盛文化大餐。
攜程方面表示,在本地游方面,博物館游的熱度顯著增長。中秋假期期間,各地博物館門票訂單量較端午假期增長15%,而無論是游覽古建古鎮、還是賞燈會看煙火,在這些看似“老一套”的中式旅游中,隨處都可以看到年輕人的身影。例如,山西景區門票訂單中,來自“90后”和“00后”的占比接近50%;搜索“燈會”的用戶中,更是超過40%是“00后”群體。
攜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沈佳旎表示:“中式旅游不再是歷史的陳跡,而是一種新的潮流,越來越多年輕人正成為中式旅游的擁躉。同時,供給側也已經關注到這一趨勢,越來越多的目的地和旅游從業者正在從以往的滿足旅客需求,逐漸轉變為‘供給創造需求’。隨著這類創新旅游場景、旅游產品的不斷推出,新型供給將持續激發游客需求,成為推動旅游市場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多個消費領域增長勢頭強勁
此外,以舊換新、節令食品、健康消費、智能消費等也在這個中秋假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商務部汽車以舊換新信息服務平臺累計收到補貼申請超過104萬份,帶動新車銷售額約為1300億元。
假期期間全國商務系統使用6.4億元中央補貼資金,支持約60萬名消費者購買八大類家電產品近80萬臺,帶動銷售額超33億元,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家電銷售額同比增長7.9%。同時,節令食品、健康消費、智能消費備受青睞,重點監測企業綠色有機食品、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8.1%和5.7%,低油低糖等健康月餅、新式月餅受到歡迎。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中秋節假期期間,全國郵政快遞業運行總體平穩,攬收快遞包裹13.07億件,比去年中秋假期日均增長35.4%;投遞快遞包裹14.07億件,同比增長45.7%。記者 朱蓉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