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參與多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6月24日在北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這份沉甸甸的獲獎名單,飽含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其中,也閃現著廣西科研力量的光彩。
李德仁,武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測繪遙感學家,成為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名獲得者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有一個與廣西有關的身份。3年前,廣西科學院與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組建了廣西科學院數字孿生新技術研究院,由李德仁院士擔任研究院院長。研究院主要負責開展衛星通信、導航、遙感與自然資源智慧監管共性技術協同攻關,針對廣西空間信息、海洋等領域的發展需求,形成核心技術產品與服務平臺,為廣西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發展戰略、重大發展決策提供咨詢建議,為北部灣發展向海數字經濟發揮科技保障、決策支撐和智庫作用。在李德仁院士領銜和指導下,近三年來,研究院先后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1項,廣西科技重大專項2項,完成了一批標準制定,獲得了一批優異科技成果。
此外,廣西參與的5項科技成果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趙云翔參與完成的“豬基因組選種選配技術體系創建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廣西柳州魚峰水泥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學參與完成的“高鐵相抗蝕膠凝材料設計/制備技術及嚴苛環境工程應用開發”項目,南丹縣南方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完成的“有色冶金高效轉化精準調控與智能自動化系統”項目,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參與完成的“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參與完成的“全球首創手足口病EV71疫苗研制及產業化”項目,分別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