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黃岡羅田縣東北部的九資河鎮,是鄂東地區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更是聞名全國的“天麻茯苓之鄉”。鎮上2萬多畝的藥田里種著茯苓、天麻等十多種藥材,僅茯苓和天麻的年產量就占了全國總產量的近五分之一,年產值將近8億元。
九資河鎮位于大別山主峰天堂寨的南麓,群山起伏,松林似海,枝葉茂密,陽光充足,雨水充沛,正是得益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茯苓、天麻等中藥材極易在此生長。茯苓因功效廣泛,不分四季,被古人稱為“四時神藥”,可以起到養心安神、健脾補氣、調理痰濕、補中健胃、利尿、抗腫瘤等功效;天麻則屬于較名貴的中藥材,通常能夠祛風濕和消腫止痛的功效,也有助于舒緩筋骨,對于風濕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關節不適癥狀能起到改善效果,僅在九資河鎮上就分布著200多家從事天麻、茯苓種植、加工、銷售的企業、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
“隨著訂單的不斷增加,賬款的回籠又不及預期,鮮貨和干貨的采收資金運轉遇到了困難。”羅田縣大別山方宏中藥材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方宏每年都會為資金的周轉而頭痛不已。其經營的中藥材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位于羅田縣九資河鎮羅家畈村,主營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等業務,種植面積10余畝,畝產量8000斤左右,是當地的種植、加工大戶。近期,在中行黃岡分行100萬元“天麻茯苓貸”貸款資金支持下,方宏面臨的資金難題得到解決。而這只是中行黃岡分行服務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2023年羅田縣政府出臺的有關推動羅田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將羅田縣建設成為大別山優質道地藥材原料基地和區域交易中心,全縣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面積在2024年要力爭達到25萬畝,并在茯苓主產區建設2個1000畝的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實現中藥材資源大縣向產業強縣轉變。支持地方發展,金融力量先行,中行黃岡分行充分發揮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主力軍作用,積極服務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持續優化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在加大對高標準農田、特色農業產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融資支持力度的同時,高度聚焦地方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特色產業深度發展,以“特色農業產業協會+農業產業經營主體+銀行”的聯合助農模式,加大對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支持力度,陸續推出了“板栗行業協會貸”“蘄艾行業協會貸”“天麻茯苓貸”等“純信用、低利率、快審批”的特色經營貸款產品,有效地破解了地方農業經營主體“抵押不足、費率過高、手續繁瑣”三大痛點,極大地助力地方特色農業產業鏈的發展,切實提升對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的金融服務能力。截至今年5月末,中行黃岡分行涉農貸款余額75.47億元,較年初新增10.7億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