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下旬開始,水泥行業大幅提價陸續展開,這也是今年以來第二輪全國范圍內的大提價。《證券日報》記者近日采訪獲悉,目前大部分地區本輪推漲落地執行情況較好,銷量也保持平穩。
不過從需求端來看,水泥銷量難言改觀。多位受訪人士認為,下半年水泥量價有望迎來修復,但預計全年水泥銷量同比仍為下降趨勢。
具體來看,5月中下旬開始,龍頭企業率先啟動年內第二輪提價,隨后各地水泥企業陸續宣布跟進。
在北方地區,北京地區水泥企業上調水泥價格,目前本地主流品牌P.O42.5散裝水泥市場價格基本維持在350元/噸左右。天津地區水泥企業上調水泥價格,基本處于逐步落實階段,目前本地主流品牌P.O42.5散裝水泥市場價格基本維持在350元/噸左右。
在南方地區,6月6日起,湖南湘西和川渝部分地區主流品牌水泥價格均通知上漲。其中,湘西地區通知每噸上漲20元至50元,其余地區和品牌后續跟進,川渝部分區域各品種袋裝水泥、散裝水泥出廠價在原價格基礎上每噸上調80元至130元,重慶主城區通知上調130元/噸,渝西區域通知上調100元/噸,四川自貢、宜賓、瀘州通知上調80元/噸。
截至6月7日,百年建筑網水泥價格指數為388.31點,周環比上漲1.04%。其中,東北、西南地區P.O42.5散裝水泥價格漲幅位居前列,周環比分別上漲5.48%、2.59%。6月11日,東北、西南地區水泥價格分別為404.50元/噸、416.50元/噸,較上月漲幅分別為20.75%和11.96%。
“5月中下旬開始龍頭企業上調產品價格,目前來看落地執行情況不錯,發貨基本正常。”海螺水泥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輪提價的因素很多:首先,從全行業來看,大部分水泥企業當前都處于虧損狀態,提價止損愿望強烈;其次,5月份行業利好政策頻出,提價相對有利;最后,7月份全國很多省份將迎來梅雨季節,長三角地區又進入夏季高溫天氣,三季度需求偏淡,因此近段時間是上半年最后一個提價窗口期。
記者致電萬年青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5月下旬開始公司對產品進行了提價,提價區間在每噸10元至30元,目前來看市場基本執行到位,沒有影響正常銷量,二季度整體發貨量比一季度有所提升。
百年建筑網高級分析師江元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輪水泥價格漲幅為今年以來最大,漲幅最大的區域累計上漲約180元/噸。原因有三:近期各地錯峰停窯,產量下降,加之煤炭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提升;新國標執行,熟料摻加量增加,生產成本也相應提高;此外,一季度多數水泥企業虧損嚴重,二季度為緩解虧損壓力,開始提價。
記者采訪了解到,盡管本輪水泥提價落地執行效果較好,但需求端仍未有明顯起色。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釋放,基建進度加快,水泥需求和價格有望同時迎來修復。
江元林認為,下半年整體需求跟去年同期持平,而水泥企業限產意識和保價意識較去年有所提升,因此下半年供需矛盾稍有所改善,整體均價好于2023年下半年,行業利潤將扭虧為盈。
上述萬年青相關人士表示,進入下半年,基建將整體提速,預計水泥產品需求和價格有望同時修復。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