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A股市場企穩回暖,部分基金凈值顯著回升。截至5月29日,新興產業主題基金中超過20只產品年內浮盈超10%。
排排網財富理財師榮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興產業主題基金在未來將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成為投資者追求長期增長和穩健回報的優選工具。這一樂觀展望基于兩大核心因素。首先,新興產業的發展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和升級的關鍵力量;其次,隨著科技進步和廣泛應用,其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相關行業的高成長性和巨大潛力得以充分展現。
新興產業主題基金專注于投資具有創新性和高增長潛力的科技企業,通過精準的市場分析和投資策略,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投資選擇和可觀的收益預期。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產品名稱涵蓋“人工智能”“5G”“數字經濟”“機器人”“綠色”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多個新興產業主題基金,共關聯到近500只產品。截至5月29日,其中93只新興產業相關主題基金產品實現年內浮盈,包括“數字經濟”“綠色電力”“新能源”“新材料”等主題基金產品;有22只基金年內浮盈超10%。大摩數字經濟混合A(017102.OF)、華夏中證綠色電力ETF(562550.OF)、東財數字經濟混合發起式A(015096.OF)、富國中證綠色電力ETF(561170.OF)、易方達中證綠色電力ETF(562960.OF)等5只產品年內浮盈均超過18%。
在多家公募機構看來,科技策略已躍升為今年核心的投資主線之一。
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基金經理雷志勇在大摩數字經濟混合A一季報中表示,繼續看好AI算力設施在未來的投資機會,二季度將在上述方向選擇質地和估值匹配的公司進行配置,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
萬家基金量化投資部部門副總監、基金經理尹航則在萬家高端裝備量化選股A一季報中表示:“作為高端裝備的一環,新質生產力中的氫能源、AI、衛星等都是今年潛在能夠加速落地的方向,結構性的外需爆發仍然是值得持續關注的景氣方向。”
與此同時,公募機構也在加快布局新興產業相關領域或科技主題的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29日,以基金成立日統計,今年以來新發行的基金中,有至少20多家基金管理人發行了涉及新興產業或科技主題產品超37只。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持續創新,為科技行業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相關主題基金可精準布局這些領域的領軍企業;同時,全球科技發展的迅猛態勢正積極推動產業升級,這為科技主題基金提供了廣闊的投資空間;此外,一系列科技創新扶持政策出爐,為新興產業主題基金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而資本市場改革深化,進一步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也為相關主題基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