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946.9億元,同比增長4.3%。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由3月份同比下降3.5%轉為增長4.0%,增速回升7.5個百分點。如何看待工業部門整體經營狀況?后續工業企業利潤增幅空間會否擴大?我們來聽聽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的分析。
量、價、利潤率三個因素改善提升
王靜文: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0%,增速比3月份回升了7.5個百分點。量、價、利潤率,這三個因素都有改善。其中,代表“量”的工業增加值4月同比增長6.7%,增速比3月份加快2.2個百分點;代表“價”的PPI同比為-2.5%,降幅比3月收窄了0.3個百分點;1-4月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0%,也比1-3月提升了0.14個百分點,所以這三個方面的因素均發揮了各自的支撐作用。
從門類來看,表現為“一升兩落”。“升”的是制造業,制造業利潤1-4月同比增長8.0%,比1-3月加快了0.1個百分點。“弱”的其中一個是采礦業,采礦業是受到了煤價下降,產量減少的影響,利潤是同比下降18.6%,降幅比1-3月擴大了0.1個百分點。電、熱、氣、水生產供應業利潤同比增長36.9%,也比1-3月回落了3.1個百分點。
具體到制造業,中下游表現要更亮眼一些。中游的裝備制造業1-4月利潤同比增長了16.3%,增速遠遠高于整體的利潤增速,這個也是貢獻最大的行業板塊。裝備制造業的亮眼表現主要是受到出口拉動,比如汽車、電子產品、造船業的景氣度提高明顯,利潤率增速也遠高于整體增速。
從下游來看,消費品制造的利潤同比增長也是有所加快,1-4月同比增長12.0%,比1-3月加快1.1個百分點。主要還是受益于市場需求有所改善,工業品出口大幅加快等等有利因素。
工業企業利潤或會繼續回升
王靜文:展望下一階段,隨著擴大內需政策,房地產市場消化庫存等相關政策的落實,加上出口還有望保持一定韌性,后續工業企業利潤仍有可能增速繼續加快。
不過也要看到,受美國加征關稅等政策的影響,我國的出口可能會遇到一些逆風因素,PPI在年中之前有可能降幅繼續收窄,有轉正的可能性,但是下半年隨著基數的上升, PPI繼續回升的空間也可能收窄。
所以綜合來看,我們還是認為工業企業利潤有可能會繼續回升,但是后續回升的空間可能會受到限制。
超七成行業利潤實現增長
數據顯示,1-4月份,超七成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占75.6%,行業增長面比1-3月份擴大7.3個百分點。哪些行業對規上工業利潤改善貢獻較大?國內行業復蘇態勢如何?一起來聽聽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佩忠的觀點。
裝備制造業發揮主要支撐作用
劉佩忠:2024年1-4月份,實現由降轉升,工業企業效益整體保持恢復。
分行業板塊來看,裝備制造業對規模以上企業盈利改善起著主要支撐作用。1-4月,我國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6.3%,拉動整體工業企業利潤增長4.7個百分點,是貢獻最大的行業板塊。
今年以來,裝備制造業利潤持續較快增長,這既與我國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的長期發展趨勢有關,例如鋰電池、電機等綠色產品產銷保持較快增長,同時也受今年以來的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等穩增長政策拉動影響。可以看到,今年以來我國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等領域重要方向,積極推動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
4月,中國人民銀行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帶動下,1-4月份我國設備工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2%,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3.0個百分點。各類設備工具的大規模投入拉動的相關行業的生產和銷售,推動了裝備制造業利潤的高增長。
消費品制造業呈現回升態勢
劉佩忠:其次,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長加快也助推了整體工業企業利潤改善。一方面,隨著國內市場供給不斷優化、消費熱點拓展延伸,居民基本生活類和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保持良好態勢。另一方面,在國際需求持續回暖帶動下,我國紡織、服裝、文體美工以及體育娛樂等消費品出口情況有所好轉。例如,1-4月份,我國紡織服飾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8%,相較于去年同期的下降10.4%實現了由降轉升。在國內外市場需求改善的共同作用下,消費品制造企業經營狀況好轉。1-4月份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2%,增速較1-3月加快1.1個百分點,呈現回升態勢。
宏觀調控后續如何發力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表示:總體看,1—4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平穩恢復,但也要看到,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工業企業效益恢復基礎仍需鞏固。下階段,如何繼續推動工業經濟增長?政策應如何發力提振市場信心?我們再來聽一聽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的解讀。
從四個方面促進工業經濟
周茂華:從工業效益數據看,國內市場需求動能穩步增強,工業部門經營狀況持續改善,但工業制造業行業復蘇存在不平衡,部分行業企業面臨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低迷,生產成本上升及融資方面壓力等。
后續,國內在促進工業經濟發展方面,我們認為首先要繼續推動國內市場需求穩步恢復。國內實施好穩就業、穩樓市、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措施,促進國內供需加快進入良性循環。
其次,助力工業制造業提質增效。繼續優化減稅降費措施,落實好設備更新政策措施,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科創企業、綠色發展、小微普惠企業與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并加強土地、能源、環保等部門配合,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三,繼續做好保供穩價舉措。目前海外政經局勢不穩定,地緣沖突及極端氣候,導致國際能源、部分工業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因此在工業制造業做好相關風險管理同時,需要繼續做好部分基礎能源、部分原材料的保供穩價工作。
第四個方面,繼續落實好穩外貿政策措施。在鞏固外貿新發展動能基礎上,繼續實施好穩外資及外貿發展支持政策措施,促進外貿平穩健康發展等。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制作:蔡于恬
攝影:李群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運營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張偉韜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