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暗自蓄力猝不及防發布Gemini,Google在做什么?
還在內部重組AI團隊,在對外挖角高管,在對手“犯錯”時厲兵秣馬重塑競爭力。
以上就是量子位剛剛獲悉的爆料。據說Google先是悄悄將所有關于AI的部門關停休克,然后重組出代號“Core AI”的新部門。以及更重磅的是,Google還從外面挖來了領導Core AI的負責人,一位華人,當前硅谷大廠中職級最高的華人:
Bill Jia。
沒錯,Meta的Bill Jia。Meta的工程高級副總裁,掌舵包括AI/ML基礎設施、數據基礎設施、性能和容量工程以及硬件工程。技術圈更知名的成績則是PyTorch——目前*的AI框架之一。
以及如果提到Meta華人高管、框架,你會聯想到Caffe作者、后來跳槽阿里回國擔任首席AI科學家的賈揚清,那在Meta的時候,賈揚清向上匯報的老板,就是Bill Jia。
 1、Bill Jia是誰?
想上個月,OpenAI的“后院起火”大戲,攪得硅谷甚至西雅圖睡不好覺。
微軟CEO納德拉各種神操作被夸上了天,同時他的印度老鄉——Google CEO皮查伊,則一度被諷刺睡得死沉,都不知道趁亂挖墻腳。
然而調侃歸調侃,劈柴哥其實是有大動作的。量子位就打聽到,Google內部正在搞組織調整,把原先分散各處的AI力量重塑,然后兵合一處,完成了Core AI的組建。
此外,Google還為這個AI新部門,找到了*:Bill Jia。
而且據說Bill Jia之所以最后花落Google,跟OpenAI這波內訌密不可分。量子位聽聞,AI新浪潮洶涌以來,Bill Jia就成為了大小公司們和高端獵頭名單上的“重點對象”。
明星創業公司希望拉他入伙,大公司也希望把他招入麾下——OpenAI也是其中之一,據說還提供了一個高級別崗位。
但沒想到,Google趁亂誅心,完成了對Bill的挖角。
Bill Jia,現任Meta工程高級副總裁,掌舵Meta的AI/ML基礎設施、數據基礎設施、性能和容量工程以及硬件工程等基建型業務,也是框架大神,PyTorch就出自其團隊,賈揚清在Meta也是向Bill Jia匯報。
Bill Jia也是目前硅谷大廠中職級最高的華人,是全球科技巨頭中最富權勢的華人高管之一。但他這個人,之前低調異常,始終沒有完成技術圈之外的“出圈”——直到這一次“換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Bill是上海交大校友,他先在交大拿下工業工程和材料工程本科雙學士學位,而后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主修分布式調度算法,取得碩士學位。
2003年,Bill前往美國求學,2007年在USC拿到運籌學和算法設計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后,Bill有四年的時間在微軟度過。
微軟時期的Bill主要負責基礎設施優化算法,工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開發和應用算法、統計/數學優化模型,以增強系統的架構、能力和性能,以支持關鍵的決策過程;
開發ML算法,預測用戶行為/偏好,設計門戶網站,提高用戶參與度等。
2009年年底,Bill離開微軟,加入了Facebook,并在接下來的7年里擔任工程經理/主管(Engineering Manager/Director)。
那時候,Facebook的員工總數不足1000人,創立不過5年,IPO則要等到2012年。
量子位了解到,從2009年開始任職以來,Bill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制定公司軟件產品性能戰略、推動公司優化和基礎設施規劃。
到了2017年1月,Bill升任Facebook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平臺副總裁,基本已經是Facebook職級最高的華人了。
這一階段,他的工作重點還擴展到尖端AI/ML平臺和基礎設施的開發,比如開發和構建AI和ML框架、分布式學習/訓練、探索前沿ML訓練平臺和預測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影響力巨大的PyTorch,就由Bill及其團隊打造和拓展。
基于基礎組件,Bill主導和帶領了Meta基礎設施的開發構建,包括數據記錄、數據攝取、數據流、數據倉庫、數據計算、數據監控和可視化服務。
產品方面,Bill管理著公司產品的性能、架構和容量,以應對超增長的用戶群/流量和快速的產品發布周期。其其余工作也深入了Meta的一系列核心產品,如搜索、廣告、新聞動態、照片、視頻等。
整體總結一下,加入Meta后,Bill不僅在算法方面有所建樹,還主導定義了Meta的硬件平臺和戰略。
迄今為止,Bill的title是SVP of Meta——是硅谷科技公司中職級最高的華人高管。
2、Google挖走Bill Jia,帶隊Core AI
不過,現在——或者最晚2024年開啟前,Bill Jia就會加盟Google,開啟他的新旅程。
量子位獲悉,他離職的消息已經在Meta內部宣布,而下一站也基本確定:出任Google Core AI負責人。
具體職級尚未可知,或許等到Google官宣公告,會一并對外明確。
有意思的是,量子位還打聽到,Bill“可能換工作”的消息,從ChatGPT狂飆以來就沒斷過。
因為外面的誘惑和offer實在太多了。
量子位已經多方證實的是,明星大模型創業公司以合伙人offer挖過他,大廠也開出天價合同找他,以及OpenAI也是密切接觸方。
但最終,不知道是否因為“內訌”事件,OpenAI輸掉了這位華人高管的爭奪戰,而且Google贏得的不光是Bill Jia一樁人心,可能還會有更多AI工程師和科學家。因為“內訌”事件動搖的,是外部觀望者的軍心——以前以為OpenAI鐵板一塊,現在帝國的裂痕誰都能看見,而且再也回不去了。
不過說回Bill Jia,最受關注的還是他會給Google AI帶來怎樣的改變?
在他本人履新發聲之前,或許可以通過他最近在公開場合的發言,來看他如何思考AI,核心可以歸納為三個關鍵詞。
一是開源。
他認為,在AI模型層,計算機視覺、語言翻譯領域之所以發展到今天如此成熟,開源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計算機視覺為例,
CNN一問世就是開源的,后續的一系列模型也基本開源,加速了多輪創新和技術迭代。
而開源大模型正不斷形成生態圈,同時驅動著閉源大模型朝下一代不斷升級。
與此同時,開源大模型也為生態系統中的開發者提供更多機遇,“未來6到9個月,手機端去運行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LLM完全有機會變成現實”。
二是架構。
Bill預測,大模型有機會出現能理解段落與段落之間關聯的新模型架構,這會是一個重要的節點。
三是時間關聯性。
大模型現在對處理輸入時,主要還是考慮空間關聯性;以后的模型需要考慮時間關聯性,“這對視頻生成和邏輯生成至關重要”。他還強調,這現在還屬于大模型的弱點,亟需研究創新。
所以可以推測的是,Bill Jia上任Google,如果他個人的AI思考得到了Google戰略級延續,那Google接下來對OpenAI的反擊戰,可能會以開源架構為側重。
那么承接這波Google反擊OpenAI壓力,首當其沖的可能會是已經推出LlaMA的Meta。
咦,如果從這個推斷來看,OpenAI再亂,Google也*優先從Meta挖墻角。當然那時候也有調侃說,Google對OpenAI人才興趣不大,畢竟現在OpenAI的人才主要都是從Google跑過去的,跳槽不到一年回來還得漲工資,Google的軍心不得大亂?
既然挖角OpenAI不劃算,那截胡OpenAI潛在候選者,再把接下來重點競爭的Meta的AI基建掌舵人挖來……一石二鳥,簡直*。
當然,以上消息純屬坊間多渠道證實的傳聞,Bill Jia入職Google,請以他本人官宣或公司說明為準。而劈柴哥的Google AI重振雄風戰略思考,也以布林或佩奇說明為準。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