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了兩個吸盤的智能機械手不但能夠獨立抓取包裝袋,而且能輔助裝盒機推袋入盒、封箱入庫……11月15日,在遼寧華潤本溪三藥有限公司的顆粒劑生產車間,記者獲悉,工作人員齊宏金只需對日均一次更換藥物批次的工序進行人工操作,其余時間都是監控機械手進行作業。
“以前抓取包裝袋、推袋入盒都是人工操作,不僅費時,而且成本高。”齊宏金說,“近幾年,公司實現了智能化生產,不僅縮短了生產周期,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主要產品尪痹膠囊、瘀血痹片的產值均增長20%以上。”
本溪三藥公司新構建的MES系統,實現了顆粒劑生產自動化與信息化。下一步,公司將采用AI算法對工藝進行優化,實現關鍵工序智能化。
目前,依靠智能制造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已經成為本溪生物醫藥產業的新特點。幾天前舉辦的中國藥都綠色原料藥發展大會,正是對本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藥企和生物企業數字化、高端化發展的總結和再升級。
據本溪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高新區通過承辦省生物醫藥行業數字化轉型對接交流會,召開國際醫療器械協同創新發展大會,開展藥品生產裝備、工具和工序智能化展演,推行智能工廠建設和生產車間數字化改造等,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與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產業深度融合。高新區重點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涉及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中成藥、生物制品、醫療器械等子行業,現有重點醫藥、研發、流通企業195家,目前幾乎全部在向智能化方向轉型。
在距離三藥公司不遠的遼寧未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封閉車間,不久前新引進的全自動提升混合機正在無須工作人員操控的情況下獨立工作。這臺機電一體化設備能將各種物料按照比例投入可移動料斗,然后通過程序控制進行轉動混合,把料斗運輸到多列式全自動包裝機進行內包裝,最終輸送至全自動裝盒機進行裝盒操作。“整個工序實現了全程智能化。”未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產業結構優化還帶來了另一個好處——加快淘汰產能利用率低、污染嚴重、能耗大的工藝與產品,生物醫藥企業全面向綠色化轉型。
據介紹,本溪市把醫藥產業發展和綠色原料藥產業園建設作為頭號工程跟進,組建了由主要領導牽頭、部門骨干人員組成的綠色原料藥產業園工作專班,聘請行業專家科學謀劃產業園定位,明確了“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發展模式。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