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作為“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主題活動之一,以“未來城市·多元聚資”為主題的2023全球城市論壇在上海市閔行區大零號灣會議中心舉行。
 聯合國人居署中國辦公室國家官員應盛致辭時表示,為了更好地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盡快著手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可持續的城市規劃,二是提升城市韌性,三是加強數字化和技術創新,四是擴大財政支持和可持續投資,五是提升性別平等和包容性水平,六是培養具備實踐城市可持續發展專業技能的人才,提升其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
論壇上,世界銀行可持續發展局部門主任彭雅麗女士認為,地方政府應積極促進聚資模式轉變,借助混合融資模式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融資能力和信用評級,推動資金流動和合理利用。未來,多元聚資將成為實現可持續城市發展的關鍵舉措,通過打通多元資本和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可以有效促進城市經濟的健康良好運行。
上海市閔行區委副書記、區長陳華文發表了《創新賦能,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三區聯動”生動實踐地》主旨演講。他表示,面向未來,閔行將高標準構建服務體系,全鏈條打造創新生態,全方位提升功能品質,對標世界一流,努力將“大零號灣”打造成為全市創新創業核爆點和宜居宜業科創城,將閔行建設成為“三區聯動”理論的生動實踐地。
論壇舉行了《中國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建設藍皮書》、Urban Governance期刊的發布儀式
論壇舉行了《中國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建設藍皮書》、Urban Governance期刊的發布儀式。其中,《中國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建設藍皮書》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課題組編寫,梳理了中國21個超大和特大城市中100余座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建設的實踐案例,分析并呈現了應用場景涉及領域、技術采納分布特征、評估關鍵維度等內容,勾勒出中國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建設的整體圖景,為未來特大城市治理數字轉型應用場景提供建設思路。
Urban Governance期刊是全球唯一以“城市治理”命名的期刊,旨在支持黨的二十大報告所強調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目標。期刊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主辦,合作出版社為Elsevier,并已被Scopus數據庫收錄,已發表8期,吸引全球來自40多個國家的投稿。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