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券商紛紛對旗下營業部、分公司和財富管理業務相關條線進行調整,進一步推進數字化賦能業務轉型。
數字化轉型加快
券商分支機構撤并頻繁
10月31日,國海證券發布公告,決定撤銷濟南歷山路證券營業部。中泰證券同日發布的三季報也披露,報告期內,該公司裁撤了一家營業部及一家分公司。同日,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撤銷財富管理中心私人財富部、機構財富部。
另外,在今年已經決定裁撤5家營業部之后,山西證券對分支機構的調整又有大動作。10月30日,山西證券再次發布公告稱,擬將長沙勞動西路證券營業部變更為湖南分公司、鄭州商務外環路證券營業部變更為河南分公司、青島海爾路證券營業部變更為青島分公司、南京漢中路證券營業部變更為江蘇分公司。未來,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條線將每年根據對現有中心營業部的測算結果,將符合標準的中心營業部變更為分公司,在山東、陜西等地分步設立9家分公司。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上市券商對營業部和分公司等分支機構的裁撤頻次已達58次。與線下網點撤并相對應的是,各大券商線上App業務正逐步完善,信息技術的投入也在增加,隨著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券商線上、線下業務協同發展趨勢顯著。
“當前,不少券商根據經營規劃和戰略布局的需要進行營業網點的撤并和分支機構的縮減,主要是出于控制成本、止損轉型的考慮。”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線上應用替代了線下網點的作用,因此,裁撤網點、將業務并入地區分公司以降低綜合成本是合適的選擇。
經紀業務收入有所下滑
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空間大
除降本增效的目的之外,券商撤并分支機構的步伐加快,也與傳統的經紀業務傭金下降有一定的關系。
8月28日起,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進一步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隨后,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光大證券等超30家券商發布公告稱,下調證券交易業務傭金。
今年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的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合計為768.76萬元,同比下降12.47%。對此,中航證券非銀金融團隊表示:“隨著傳統經紀業務傭金下降和基金費率下調,通道類費用的盈利空間將進一步壓縮,而具備較高附加值,通過服務費用盈利的財富管理業務具備較大市場,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性提升。”
今年以來,有數據收錄的全國129家券商的證券投資顧問人員增長了3226人,而同期,證券經紀人數量減少了6543人。證券從業人員結構的變動,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券商業務的轉型趨勢,在傳統經紀業務傭金收入受到一定沖擊的情況下,券商更加重視投顧業務的發展,為投資者提供更加細致全面、高質量的財富管理服務,尋求更加穩定的盈利模式。
針對財富管理方面的業務轉型,部分券商也透露了進展情況。例如,申萬宏源表示,隨著居民對財富管理需求持續增長,申萬宏源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聚焦代理、穩定基礎,加大獲客引資力度;借助金融科技賦能及分支機構賦能,不斷提高投顧服務能力。華福證券表示,今年,為做大做強財富管理業務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在財富管理業務條線設立了客群發展部、產品管理部、數字平臺部等三個一級部門,同時以金融數智科技推動財富管理業務向“買方投顧”轉型。
信達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團隊表示,海外經驗已驗證了財富管理“規模+效率”的轉型路徑,預計國內券商或將充分把握市場機遇,實現財富管理轉型。通過加大線上端投入、布局差異化產品、持續提升產品力和投顧能力、利用先進科技手段賦能等方式,持續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財富管理服務能力。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