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財政金融正合力化債。
不少省份積極爭取財政部隱性債務風險化解試點,獲得了特殊再融資債券額度,以置換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隱性債務,實現展期降息,緩釋風險。10月份地方密集發債,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數據,截至10月27日,將共有22個省份合計發行約9438億元特殊再融資債券。
為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8280億元逆回購操作,由于有95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7330億元。
21日公開的《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在談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隱患情況時,稱今年持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確保金融風險整體可控。其中一大要點是支持防范化解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風險。
受經濟下行、疫情沖擊、大規模減稅降費、樓市土地市場低迷等影響,近些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乏力,而剛性支出不減反增,尤其是債務集中到期償債支出加大。盡管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安全可控,但一些市縣償債能力弱,債務風險較高。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認為,發行速度快、規模大成為這輪特殊債發行一大亮點。特殊債可用于置換隱性債務,將與債務展期等其他方式共同化解隱性債務。此次特殊債主要動用一般債務結存限額,預計四季度特殊債發行規模在1萬億左右,主要集中在債務高風險省份。
目前官方并未披露全國地方隱性債務規模,經過多年化債,財政部去年稱隱性債務增長勢頭初步得到遏制,存量隱性債務也已經化解三分之一以上,隱性債務風險穩步緩釋,總體可控。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