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央行對物價水平的判斷發生了顯著變化。9月27日發布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三季度例會通稿明確表示要“促進物價低位回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這一措辭較為罕見,也意味著央行認為當前物價水平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負向影響不容忽視。
截至8月份,我國CPI當月同比增速已連續5個月在0附近波動、PPI當月同比增速則連續11個月處于負值。
物價水平作為央行關注的重點,其變化無疑會關系到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貨幣政策的寬松程度,換句話說,如果物價回升不及央行預期,央行會進一步加大貨幣政策放松力度。
從翹尾因素看,其對同比的負向拉動作用會拖累包括9月在內的三個月物價指數。CPI翹尾因素年內唯二的負增長將出現在9、10月份,PPI翹尾因素繼續處于負值區間,降幅在9份收窄后會在10月、11月有所擴大。
物價指數的回升主要還應看新漲價因素。9月份,我國物價水平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界面商學院從9月30日及10月1日發布的兩大采購經理人指數以及9月份的主要高頻價格指數發現以下變化。
能源價格快速上升,對相關產品成本及價格上升的影響持續加大:7月以來,能源價格進入明顯的上升通道。截至9月28日,OPEC一攬子原油價格為97.48美元/桶,較6月低點上升了34%,同比增速也在9月份轉正并且在月底加快,9月28日同比已升至8%,6月低點同比降幅則為40%左右。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