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水利局局長江夏16日向媒體公布,截至2022年,三峽重慶庫區累計引入對口支援各類資金1794億元人民幣,引入產業合作項目1800多個,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人才培育、干部培養、生態保護、災害治理等方面助推三峽重慶庫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移民安穩致富。
為支持三峽工程建設,1992年,中國發出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號召,國家相關部委和全國16個省、7個大城市從此與三峽重慶庫區協作一心,支援三峽重慶庫區。
江夏說,依托三峽對口支援平臺,重慶聯合相關國家部委、有關省舉辦了包括“支洽會”“西洽會”在內的300多場合作交流活動,各對口支援省通過成立服務中心、發揮商會作用、共建產業園區、開展區域合作等方式,積極為庫區引進企業、壯大產業、振興實業。華峰、萬凱等一大批優質企業落戶庫區,有效推動了庫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庫區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助推庫區社會公共事業發展方面,云南省、廣東省及廣州市、廈門市等落實專項資金,定向解決民眾出行、飲水、上學、醫療等問題,幫助庫區解決基礎設施“瓶頸”;遼寧省援建奉節縣失能人員集中供養中心,天津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分別支持萬州區天津醫院、長壽區中醫院爭創三甲醫院;南京市支援萬州區重建金陵中學等。江夏稱,在三峽重慶庫區,對口援建的基礎設施幾乎隨處可見。截至2022年,結對省為三峽重慶庫區培訓各類人才6萬余人次、援建學校445所,交流干部1200余人次。
重慶市三峽庫區對口支援辦公室主任趙德軒表示,在新一輪三峽對口支援中,將不拘泥于傳統意義上一個省市結對幫扶一個區縣,而是所有庫區區縣面向所有支援重慶庫區的23個省,對接產業合作、協調資源,提升對口支援經貿合作的靈活性和適配度,打造全庫區合作共同體,將三峽庫區各區縣的勞務、市場、特產、政策等資源優勢和支援省市的資金、信息、品牌、技術、管理等優勢資源相結合,持續打造產業協作、人力協作、消費協作三個“升級版”。(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