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縣城商業建設,以及農村直播電商的興起,農村電商將迎來發展機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教育部電子商務教指委副主任陳進在近日召開的2023直播電商質量誠信提升活動上表示。
平臺經濟是我國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貫通國民經濟循環各環節、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推動力量。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活動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平臺經濟研究中心和《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社聯合發布了《2023直播電商發展報告》。
發展報告認為,直播電商成促進消費的主力,從直播電商本身的趨勢來看,呈現內容化、品牌化、生活化、專業化、規范化、短直聯動化、普惠化等七大趨勢,從直播電商質量來看,仍然存在產品質量、虛假宣傳等問題,但隨著監管體系的完善和平臺自身監管力度的加強,直播電商質量呈改善趨勢。
在規范促進直播電商發展方面,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薛軍認為,治理直播電商的規范應該是一個多層次、多面向的,而不只是一些嚴格意義上的法律,它可以表現為一種平臺的治理規則,也可以表現為行業的自律的一些公約。只有在規范設計上保留相應的彈性化機制,才能在規則規范與促發展中尋求合理的平衡。
陳進表示,從系統來看,農村電商發展是多元的、立體的、系統化的工程,涉及產業布局、產業鏈開發、物流鏈打造、品牌運營、數字化人才體系建設培養等多個環節。而農村電商市場潛力也遠未被激發,需要更多的“頭部主播”身體力行,將個人影響力與鄉村品牌和產業帶深度綁定,助力鄉村振興。
陳進還建議,要綜合施策助力農村直播電商人才振興,出臺人才培養和引進政策,積極開展電商人才培訓培養與優秀人才引進,為直播電商產業發展持續培養和輸送直播專業人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