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30多萬中小學生昨日迎來開學第一天。來自上海市教委的初步統計顯示,上海93%以上的公辦小學都為確有需求的學生開設了晚托服務。而新學期上海將進一步做好小學生放學后看護服務工作,將其打造成為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使居民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2017學年開始,上海市教委在全市小學逐步試行放學后“快樂30分”拓展活動,這是一項在校小學生自愿參加的課外公益活動,一般每周安排4天,每天活動時間不少于30分鐘。“快樂30分”結束后,為家庭看護確有困難的學生繼續提供看護服務,并鼓勵和支持適度延長放學后看護服務時間。 在實踐中,不少區結合實際、扎實推進小學放學后看護服務,受到學生和家長歡迎。譬如,2017年長寧區實現開展晚托服務公辦、民辦小學全覆蓋,上半年平均每天服務學生4694人次,下半年平均每天服務學生6877人次。全區開設了“3D打印”“圍棋小課堂”等702門“快樂拓展日+”課程,平均每天參與學生占總人數的30%左右,最多時達到50%左右。有學校調研發現,開設“快樂拓展日+”課程服務后,原先30%的孩子放學后直奔社會機構,現在已有一半“回流”,更加愿意參加自己學校的課程活動。長寧區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成效評估,結果顯示家長整體滿意度達到99.29%。 上海市教委表示,新學期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努力實現看護服務公辦小學全覆蓋的基礎上,鼓勵區、校探索和實踐豐富多樣的課后服務形式和內容,豐富學生課后生活。 資料顯示,上海自2010年開始逐步探索,努力使放學后看護服務逐步擴大至所有公辦小學,民辦小學可參照執行。放學后看護服務的對象為家庭看護確有困難的學生,遵循家長申請、學校審核、統籌安排、有限服務(服務時間一般為放學后到17:00)的實施原則。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