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朋友圈里兩張黃渤的對比照被瘋狂轉發,一張衣衫襤褸的照片上寫著“城里打工”,還有一張西裝革履的照片上寫著“回老家過年”。雖說其中不乏戲謔和附會,但瘋傳的背后恐怕還是因為“心有戚戚焉”。許多人都覺得過年回家一定要風光,卻沒有考慮到自己的真實情況,只是為了爭一時的“面子”。這和現在過年人情往來的心態很類似,尤其在農村,覺得紅包越大越顯得體面。 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春節期間走親訪友、聚會宴請、給老人小孩紅包都是營造節日氣氛不可或缺的一環,給多給少都是一份心意,關鍵在于把握好一個“度”,掌握好自己的承受范圍,既不要怕錢少傷了親情友情,也不要“打腫臉充胖子”。 黨員干部不可避免也會遇到一些“禮尚往來”,要注意分辨“禮”是否在“理”。紀律處分條例沒有對收受禮品、禮金、消費卡等行為搞簡單的“一刀切”,但對“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則是絕不允許的。一定要把握好尺度,過一個既有人情又有紀律的佳節。(田昊)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