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ond Connect 8月12日披露的數據,截至7月底,境外機構在中國銀行間市場持有債券3.77萬億元,創下新紀錄,與上月末相比,債務持有規模增加234億元,連續第四個月增加今年前7個月,境外機構持有境內債券增加5123億元分析人士指出,海外機構擴大對中國債券的投資是一種長期和趨勢行為,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改善的信心
連續加倉
7月,海外機構對中國債券保持濃厚興趣一是海外機構持續進入市場央行上海總部最近幾天宣布,7月新增5家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截至7月底,共有972家境外機構進入市場
二是海外機構加倉雖然7月海外機構債務余額增幅較前幾個月略有下降,但據業內人士分析,這并不意味著外資大幅下降從數據來看,7月份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托管的債券增加754億元,為今年3月以來最高這些頭寸主要是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等利率債券,是境外機構投資的主要品種截至7月底,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的債券托管金額已連續32個月增長
三是海外機構交易活躍央行上海總部數據顯示,7月份,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即期債券交易量約為1.14萬億元,日均交易量約為520億元,與6月份基本持平
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境外機構持有境內債券增加5123億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847億元2020年是境外機構增持境內債券的大年,全年增持規模超過1萬億元
不可阻擋的趨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外資配置中國債券呈現強勢趨勢的主要原因是后者極具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不僅來自估值性價比,還來自人民幣資產的收益穩定性同時也與中國市場日益開放有關
"外商投資增加的總體趨勢將持續下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對此解釋了四個原因:國內基本面為外資增持國內債券提供了根本支撐,債券市場有發展外資配置的空間,中國債券的資產回報相對有利,而人民幣資產呈現一定的避險資產。
截至去年底,外資持有的國內債券占整個債券市場托管總額的3%,低于美國的28%,日本的14%,也低于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王春英表示,未來債券市場將繼續對外開放,外資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據最新統計,截至7月末,境外機構債券持有量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托管總量的3.5%
高等級債務受到青睞
海外機構越來越成為中國債券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是對一些債券品種而言。
根據CICC的研究報告,2020年,境外機構增持境內債券1.05萬億元其中,國債增加5709億元,增持規模僅次于全國性商業銀行,該行增持政策性金融債券4208億元,僅次于廣義基金和農村商業銀行
今年7月,境外機構增持規模最大的是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分別為500億元和245億元截至月末,境外機構持有的中國國債規模達21850億元,市場份額超過10%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