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SAIC買入評級,預計2021—23年營收8302/8693/9038億元,歸母凈利潤289/331/379億元,EPS 2.47/2.83/3.24元,對應PE 7
事件:公司發布7月產銷報告:汽車月批發銷售產量34.5萬輛,同比下降27.4%,1—7月累計產量268.4萬輛,同比增長8.8%,單月汽車批發銷量35.3萬輛,同比下降23.0%,1—7月累計銷量265萬輛,同比增長5.7%。
華西證券的主要觀點如下:
SAIC乘用車單月銷量5萬輛,同比下降2.0%,1—7月累計銷量為34.9萬輛,同比增長19.4%,上汽大眾為7萬輛,同比下降47.8%1—7月累計銷量60.2萬輛,同比下降15.3%,上汽通用有9萬輛,同比下降20.2%1—6月累計銷量67.2萬輛,同比增長0.4%,上汽通用五菱銷量11萬輛,同比下降15.4%,1—7月累計銷量達到77.1萬輛,同比增長16.7%
批發銷量逆勢上漲,芯片短缺問題改善
公司預計7月份國內汽車市場批發銷量預計較上月下降10%左右7月份,公司批發銷量達到35.3萬輛,較6月份增長7.3%,實現逆勢增長其中,核心品牌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分別取得7.7%,5.8%,18.2%的優異表現,占7月銷量的76.6%公司批發銷量逐月逆勢上漲,說明公司在積極應對芯片短缺方面取得了實際成效伴隨著近期工信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汽車半導體短缺的專項處置,以及公司對供應鏈的積極響應,預計公司已加快生產節奏,下半年有望積極推進批量銷售和補貨
新能源和海外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新能源方面,公司7月實現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4.8萬輛,同比增長138.1%,1—7月累計批發銷量達到34.4萬輛,同比增長337.2%,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其中,SAIC乘用車企業——榮威,MG,R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超過1.3萬輛,同比增長219.4%,銷量連續5個月突破萬輛,上汽大眾—銷售新能源汽車近4000輛,同比增長80.4%,ID電動家族銷量環比增長51.9%,上汽—通用五菱—五菱和寶駿品牌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超過2.7萬輛,同比增長135.2%
海外方面,7月公司海外市場批發銷量達5.1萬輛,同比增長100.0%1—7月累計批發銷量達到30.9萬輛,同比增長101.1%,繼續位居全國第一其中,MG品牌海外銷量突破2.6萬輛,同比增長80.1%,長期保持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其中,在歐洲,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表現良好,7月銷量突破8000輛,占其海外總銷量的30%以上
智能電力進展順利,可自下而上持續推動智能電力發展,新SAIC蓄勢待發。
電氣化方面,公司與阿里成立智己汽車,推出高端電動智能汽車,SAIC乘用車發布新能源R品牌,為加快推進三大動力系統自主核心能力,SAIC英飛凌實現了全球最先進的第七代IGBT量產,新一代燃料電池堆產品PROMEM3的所有一流組件均實現國產化,并搭載在SAIC大通EUNIQ7上實現批量上市。與CATL,全通景觀,固能和
在智能化方面,公司打造了軟件,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五大中心,實現了技術基地的戰略布局與此同時,由中央集中式電子架構,SOA軟件平臺,智能汽車數據工廠,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芯片等五大支柱以及全棧OTA和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組成的云—管—端一體化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已初步形成,并在全域核心軟件中實現自主可控基于此,公司發布了全球首款全艙5G交互的MARVEL—R量產車型,在榮威RX5 PLUS上搭載斑馬智星VENUS核心技術產業化持續推進,包括智能駕駛4i核心技術產業化——域控制器iECU,5G智能網關iBOX,智能駕駛底盤iEPS和iBS
資本提案
公司領先地位穩固,智能電動化轉型活躍,進步突出,海外擴張領先,核心問題缺失提升銷量釋放很快,目前處于盈利和估值歷史底部。
風險警示:缺芯影響持續,汽車市場的下行風險,合資品牌的下行風險,新的電動智能模型沒有達到預期,海外擴張沒有達到預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