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指著四四方方的桌面問“這方桌的邊怎么歪了"時,你除了確認桌子四邊沒歪之外,是否想過他可能是眼睛出了毛病了? 老年性黃斑變性發病率高、知曉率低 老年人如果出現視力模糊,看直線變彎、物體變形,視野中心有黑影遮擋或空白區,閱讀困難,很有可能是患了老年性黃斑變性。 黃斑變性是老年人常見的年齡相關性眼病之一,是一種嚴重影響視力退行性眼底疾病,由其引起的中心視力急劇下降會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最終可導致失明。它與白內障、青光眼一起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三大致盲眼病。雖然如此,但其公眾知曉率遠遠低于白內障和青光眼,不少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與治療。 
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干性和濕性兩類。干性黃斑變性是一種萎縮性改變,通常發展緩慢,病程較長,早期癥狀并不明顯,患者往往誤以為是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視力自然衰退,往往遺漏治療;與干性黃斑變性視力緩慢的進行性下降不同,濕性黃斑變性病人發病后視力減退較為迅速,常于短期內明顯下降,有些病人甚至可以明確指出其發病日期。 老年性黃斑變性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檢查過去主要包括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靚綠造影,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屬有創檢查,高齡和有相關藥物過敏史患者不可使用。 現在,OC-TA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設備)已成為眼科醫生診斷黃斑變性的必備武器。它是一種無創、非侵人性的新型眼底血管成像檢查技術,相較傳統的OCT檢查只能看到黃斑水腫滲出等組織結構的改變外,還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黃斑區視網膜、脈絡膜的各層血管形態,尤其是脈絡膜新生血管的面積、血管的密度以及浸潤的深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濕性黃斑變性。OCTA的準確性高達90%以上,可以取代以往的眼底熒光造影,快速地做出診斷。 黃斑變性要早診斷、早治療,如果病變時間太久,組織結構破壞嚴重,或者到晚期萎縮、瘢痕化的時候再進行治療,效果就比較差了。對于干性黃斑變性,一般主張定期隨訪和觀察,另外也可適當補充抗氧化劑、多種維生素作為輔助治療。對于濕性黃斑變性,主要通過眼內玻璃體腔注射抗 VGF治療,可以有效阻止黃斑變性的病灶擴大,減少出血滲出,較大程度地穩定視力。 老年黃斑變性通常都是雙眼發病,但往往一只眼早于另一只眼。老年人如自行遮蓋一只眼睛,發現類似窗框、門框等邊框發生變形,則可能會是發生黃斑變性的先兆,應及時診治。 提醒50歲以上中老年人及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等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通過檢查眼底視盤、黃斑及血管的情況,以盡早發現病變并采取積極干預措施。 (作者系上海和平眼科醫院眼底病專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碩士、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委員會玻璃體視網膜學組委員姚宜,周三全天、周五下午專家門診)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