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新聞發布會舉辦,提出當前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今年1至11月,新材料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以上,預計全年將超過8萬億元,連續1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稀土功能材料、先進儲能材料、超硬材料等一大批新材料規模居世界前列。 新材料產業具有先導性、引領性特征,特別是具有較強顛覆性的前沿材料,代表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將應用于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能源等未來產業。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采取多方面舉措,以補短板、拉長板、鑄新板為主線,加快壯大新材料產業,構建新的增長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標準在原材料工業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其中明確,加強新材料產品標準培育。實施“新材料標準創新工程”,到2027年發布并實施100項以上新材料領域標準。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新材料相關企業超57.3萬家。其中,2024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12.7萬余家。 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新材料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三個省市數量總和超過18.7萬家,占企業總數的32.6%。此外,通過天眼查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來看,涉及司法案件的新材料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2.85%。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